萧玦伏诛的消息传遍京城时,晨曦正刺破云层,将金色的光芒倾泻在朱红宫墙上。
多日来笼罩都城的阴云被彻底驱散,街巷间先是一片寂静,随即爆发出震天的欢呼,像春潮般席卷整座京城,久久不散。
“陛下平定叛乱,除去奸佞,是大靖之幸!”
“去年灾区,陛下亲赴一线赈灾,如今又护京城安稳,真是为民着想的好皇帝!”
“陛下万岁!大靖万岁!”
欢呼声中,百姓们自发涌向街头。有农户抬着自家刚收获的新米,有商贩捧着布匹绸缎,朝着皇宫方向跪拜;
白发老者拄着拐杖,颤巍巍地领着孩童,口中反复念叨“明君现世,百姓有福”;
孩童们挥舞着用红纸折成的小旗,围着人群奔跑,清脆的笑声与欢呼声交织在一起。
这股炽热的民心,如温暖的洋流,涌入皇宫深处,也落在了御书房内白祈的心头。
此时的白祈正站在窗前,身着月白常服,指尖轻轻摩挲着冰凉的窗棂。
他的脸色依旧带着几分久病未愈的苍白,眼下还有淡淡的青影,可眼底却亮得惊人,像盛着破晓的晨光。
宫外的欢呼声清晰入耳,多日来的疲惫在这一刻消散大半,取而代之的是沉甸甸的责任感与难以言喻的欣慰。
“陛下,百姓们都在宫外庆贺。”轻缓的脚步声停在身后,夜宸的声音温和如旧。
他的左肩伤口尚未完全愈合,玄色劲装下的绷带隐约可见,动作间仍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滞涩,却依旧如往常般,默默守在白祈身侧。
经过数日休养,他的脸色好了许多,只是看向白祈的目光,依旧藏着化不开的温柔与眷恋,像深海里的星光,只在无人察觉时悄然闪烁——
他对白祈的好感度不知何时已达100%。
白祈回头,对上夜宸的眼眸,嘴角勾起一抹浅淡却温暖的笑容:“这不是朕一人之功,是所有心系大靖之人的功劳,更是你的功劳。”
他顿了顿,目光落在夜宸的左肩,语气中带着一丝关切,“伤口还疼吗?太医说需静养,你不必时时守着朕。”
夜宸心中一暖,喉结微动,连忙垂下眼帘,掩去眼底翻涌的情愫,声音恭敬却带着坚定:“属下无碍,守护陛下是属下的职责,不敢懈怠。”
他习惯了这样的姿态,习惯了将那份炽热的心意藏在“职责”二字之后,只要能陪在白祈身边,哪怕只是远远看着,于他而言已是奢望中的圆满。
白祈看着他略显拘谨的模样,心中了然,却并未点破。
他知道夜宸的心意,那份藏在每一次舍命相护、每一句轻声关切里的深情,他都懂。
只是此刻,他肩上扛着的是整个大靖的百姓,是刚刚安定的朝局,儿女情长于他而言,是遥不可及的奢望,更是不能触碰的柔软。
他轻轻颔首,转回头望向窗外:“外面的欢呼,是百姓对大靖的期许。萧玦已除,朝局初定,接下来,该为百姓做些实事了。”
【叮——宿主心系百姓,确立施政方向,“成为好皇帝”任务进度+5%,当前进度94%。】
系统的提示音在脑海中响起,白祈眼中闪过一丝坚定。他转身走向案前,将早已拟定好的几份奏折摊开。
烛火下,少年天子的身影挺拔如松,指尖划过奏折上的字迹,每一笔都凝聚着他对百姓的牵挂。
接下来的日子,白祈开启了雷厉风行的改革。
他首先下旨整顿吏治,下令彻查朝中贪官污吏,将萧玦党羽尽数清除,同时广开言路,鼓励官员直言进谏。
为防止官员结党营私,他推行官员轮岗制度,打破地域与派系的壁垒,让有能力、有担当的官员得以重用。
御书房的烛火,常常彻夜不熄。白祈伏案批阅奏折,时而蹙眉沉思,时而提笔批注,疲惫时便靠在椅上小憩片刻,醒来后又立刻投入工作。
夜宸始终默默守在一旁,有时为他添一盏热茶,有时为他披上御寒的披风,有时在他疲惫时轻声提醒他歇息,却从不多言一句,只在他需要时,第一时间出现。
“陛下,已近子时,该歇息了。”夜宸端着一碗温热的参茶走进来,将茶放在案上。他看着白祈眼底的红血丝,心中涌起阵阵心疼,却只能将这份情绪压在心底,化作一句轻柔的提醒。
白祈抬头,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接过参茶喝了一口,温热的茶水滑入喉咙,带来一丝暖意:“还有几份关于赈灾后续的奏折,看完再歇息。”他放下茶碗,又拿起一份奏折,“去年灾区百姓流离失所,如今虽已安定,却仍需扶持。朕打算推行均田制,将无主之地分配给流民,再减免三年赋税,让他们能安心耕作。”
夜宸站在一旁,静静听着,眼中满是敬佩。他看着白祈眼中的光芒,看着他为百姓操劳的模样,心中那份爱意愈发深沉。
他知道,自己守护的,不仅是一位帝王,更是一位心系天下的明君。他轻声应道:“陛下仁厚,百姓定会感念陛下的恩情。”
几日后,白祈下旨推行均田制,同时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兴修水利,疏浚河道,以防洪涝灾害。
为解决粮食短缺问题,他派人引进高产作物,在京城周边试点种植,并派农官前往各地指导百姓耕作。
这些政策的推行,并非一帆风顺,朝中不乏反对之声,尤其是均田制,触动了部分贵族的利益,遭到了强烈抵制。
朝会上,户部尚书率先发难:“陛下,均田制虽好,却触动了世家大族的利益,恐引发动荡。还请陛下三思!”
“三思?”
白祈坐在龙椅上,眼神锐利如刀,“世家大族占据大量土地,百姓却无田可耕,流离失所,这才是最大的动荡!朕推行均田制,是为了让百姓有饭吃,有衣穿,让大靖长治久安。若因触动少数人的利益而放弃,朕何以面对天下百姓?”
他的声音洪亮而坚定,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震慑了全场。
随后,他又下令,若有世家大族拒不配合,严惩不贷。
同时,他以身作则,将皇宫闲置的土地悉数拿出,分配给流民。
在白祈的坚持与雷厉风行的手段下,均田制得以顺利推行。百姓们分到土地,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对这位年轻的帝王愈发爱戴。
【叮——宿主推行均田制,解决百姓生计问题,“成为好皇帝”任务进度+3%,当前进度97%。】
改革的步伐并未停止。
白祈深知,教育是国家之本,他下旨在全国各州府设立学堂,招收寒门子弟,减免学费,同时选拔优秀的学者担任教师,推广文化教育。
为了让政令能够顺利传达至基层,他还简化了文书流程,推行通俗易懂的告示,让百姓能够清楚了解朝廷的政策。
这期间,夜宸始终是白祈最坚实的后盾。他不仅负责白祈的安全,还暗中协助他收集官员的动向,排查潜在的危险。
有时,白祈因改革遇到阻力而心烦意乱,夜宸便会默默陪在他身边,或为他弹奏一曲舒缓的琴音,或为他准备一碗他爱吃的莲子羹,用自己的方式,为他排解忧愁。
一日,白祈因推行学堂之事与几位老臣争执,回到御书房后,脸色有些难看。
他坐在案前,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眉头紧锁。夜宸走进来,没有说话,只是将一碗冰镇的酸梅汤放在他面前。
“陛下,喝点酸梅汤解解暑气。”夜宸的声音轻柔,带着一丝安抚的意味。
白祈抬头,看着夜宸眼中的关切,心中的烦躁渐渐消散。
他拿起酸梅汤喝了一口,冰凉的口感让他精神一振:“夜宸,你说,朕推行这些政策,真的能让大靖变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