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阿母(2 / 2)

岚妃:“不必客气。”

九昱:“二来,九昱想请教岚妃娘娘,这个药方,如此灵验,岚妃是从何而知的?”

岚妃:“不过是个民间的土方子,很多年前,听医官提及过,便记下了。”

九昱:“那便是巧了,九昱年幼的时候,经常偶感风寒,也常常用此方。这个方子,让九昱想起一位故人。”

岚妃:“哦?”

九昱:“臣女的阿母,也如娘娘一般年纪,一般美貌,一般善良。”

纱帘后的岚妃忽然不说话。

九昱:“小时候,每次臣女受了风寒,阿母都会熬上这样一碗汤药,还唱着一首歌谣…”

少年青春,不负韶华,阳光灿烂,秋风凉爽,不饥不寒,自食其力,朋友真,父母在。

这便是云朵在赵家村的生活。

记不清是哪一年,云朵也是高烧不退。

沙兰朵一早便上山,与村长一同采摘了黄豆、黑豆,还有一些淮山药。

她熬了几个时辰,熬出了一碗汤药,趁汤药还热,一碗灌入云朵的口中。

她一边喂着九昱吃下汤药一边唱着歌谣。

“黄豆好,黑豆好,熬成一锅吃下肚,所有病痛都能好。”

云朵缓缓地睁开眼:“阿母…”

沙兰朵擦拭着云朵额上的汗水:“云朵,你总算是醒了。”

九昱:“黄豆好,黑豆好,熬成一锅吃下肚,所有病痛都能好。不知道,岚妃娘娘是否也听过这首歌谣?”

这首歌谣再度响起,像一记闷锤,哐的声往岚妃心里砸了个小血坑。

纱帘后的岚妃,双手紧攥,眼泪在眼眶中打转,她尽可能调整着自己的呼吸,不让九昱听到自己的哽咽声,缓了很久,她才开口。

“我…”

九昱的心脏提到了嗓子眼,她期盼着岚妃的回答。

岚妃:“未曾听过。”

九昱微张着嘴,想说什么,但最后只是“嗯”了一声。

九昱还是不甘心,继续说着:“臣女的阿母,在臣女很小的时候便离开了,昨晚,臣女还梦到了她,好像,她从未离开过臣女,仍在人世一般。”

见岚妃不接话,九昱双眸低垂:“看来,最好的故事只能从梦里得到。臣女,是痴人说梦了。”

见岚妃依然沉默不语,九昱不再勉强:“那臣女,先告退了。”

待九昱快要出门,岚妃忽然开口:“九昱姑娘…”

九昱回身看着纱帘。

岚妃:“你要记得,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你想念你的阿母,你的阿母也一定在想着你,不管…她在什么地方。”

九昱:“岚妃…”

岚妃:“我乏了…”

九昱口中的话,最终还是咽了下去,她对着岚妃又一次叩首。

“臣女,再祝岚妃万寿无疆。”

再次醒来,沙兰朵躺在一个木屋里,旁边还躺着已经被烧得面目全非的云影。

沙兰朵大惊:“孩子,孩子…”

云影还是沉睡不醒。

沙兰朵环顾四周,忽然疯了一样地冲到门外,叫着:“云朵!云朵!”

沙兰朵刚一开门,就撞到了一个人身上。

她抬头看着,只见一个戴着面具的男人正看着自己。

戴着面具的男人一把将沙兰朵拉进木屋:“此时外面还不安全,你想把敌人都招过来吗!”

沙兰朵:“你是谁?我的云朵在哪?”

戴着面具的男人:“她很安全。”

沙兰朵再次看着戴面具的男人:“我凭什么相信你的话,你到底是谁?”

戴着面具的男人:“哼,连你夫君都认不得了吗?”

沙兰朵想看清面具后面的脸:“你是…王上?”

沙兰朵的手刚要碰到面具,云纹便一把将她的手打开:“别碰!”

沙兰朵一惊。

见沙兰朵如此,云纹忽然变得温柔:“你乃沙敬之大将军的独女,自小与我情投意合,我们成亲后,一直住在北都归苑,我们的女儿名叫云朵,在她八岁那一年,我生辰那一日,戎纹谋反篡位,将我们逼至于此,苟活数年。吾等疲倦,愿与戎纹讲和,本以为能换来戎纹的宽恕,却没想到此人暴戾,竟欲将我等性命付诸一炬。幸得我早有准备,将你们救出。放心,我曾与云朵交代,若有不测,她将前往江南求得庇护。兰儿,说这么多,你该信我了吧?”

少顷,沙兰朵点点头,看着眼前的面具:“可是王上,你怎么了?为何戴着面具?”

云纹低下头:“我的脸被大火毁了,以后…这面具将伴我终身!”

沙兰朵:“王上,只要你活着,其他都不重要,我不在乎…你给我看看,好吗?”

云纹忽然发怒:“不要逼我,行吗!”

沙兰朵从未见过云纹如此生气,她只能缩回手。

半晌,云纹才平复情绪,他打开药箱:“坐下。”

沙兰朵不解地看着云纹。

云纹按住沙兰朵:“可能会有一些痛,忍一忍。”

沙兰朵有些惊恐:“你这是要干什么?”

云纹不由分说,直接将一块布捂在沙兰朵的鼻翼上,没多久,沙兰朵便昏睡过去。

待沙兰朵再次醒来,满脸缠得都是纱布。

云纹拉着沙兰朵的手:“你醒了?”

沙兰朵将脸上的纱布一层层地揭下来,看着镜中一张陌生的脸。

“你…你对我做了什么?”

云纹紧紧拉着沙兰朵的手:“进宫的事儿,我已为你打点好了,后日春狩,便是最好的时机。”

沙兰朵眼泪汪汪。

云纹:“为了云朵,再忍一忍。”

沙兰朵:“能让我再见一见云朵吗?”

云纹摇摇头:“再见一面,对你们没有任何好处。”

沙兰朵颤抖着双手,将发髻上的子母凤羽簪取下。

“这个,替我交给她。”

云纹将子母凤羽簪收入怀中,点点头。

自古时光最易逝,这些往事,岚妃记得一清二楚。

此刻,它们像是一把刀拿她开刃,在脸面上,在心上肆无忌惮地划拉血口。

鲜血淋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