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一人嘴唇哆嗦着,几乎说不出完整的话来:“道、道友的意思是……方才从我们头顶掠过的那道绿光,便是那位煞星?”
半空中的修士默然点头,不再多言。就在他颔首的刹那,下方岛上的修士们仿佛同一时间被寒意贯穿全身,纷纷手忙脚乱地祭出各自法器,一时之间虹光四起,众人再也顾不得观劫夺宝之念,只惶惶如丧家之犬,朝不同方向仓惶遁走。
这些修士平日里也常去外事堂接些任务,不过大多选择的是内城区商会发布的差事——这类任务往往较为简单,风险不高,报酬也相对稳妥。
但凡在外事堂或内城区稍有阅历的修士,却几乎无人不晓“何太叔”这个名号是如何闯出来的。
他常穿着一身青色法袍,周身笼罩着一股几乎凝成实质的浓烈煞气,但凡神识稍敏锐之人,数丈之外便能察觉那股令人心悸的压迫感。
再加上他常年负于身后的那具玄黑色剑匣,“青煞剑匣”之名便不胫而走。寻常修士光是听到这个名头,就往往勃然色变、望风而逃,可见其煞气之重、威势之盛。
这一切,也多得益于他这五年来为搜集筑基材料四处奔走,期间不知斩杀了多少劫修与妖兽。
他的名气,正是用一次次生死相搏的血战累积起来的。尽管并非邪道中人,但其手段之凌厉、气势之慑人,已足以在许多低阶修士心中种下深深的畏惧。
因此,当认出那道绿光正是何太叔御剑而至之时,不少修士当即毫不犹豫、扭头便走。他们心知,此人出现之处,往往意味着一场恶战,绝非寻常观劫者可掺和。
但仍有一部分修士留在远处,未曾退去。他们或是心生敬畏,想亲眼见识这位声名在外的剑修究竟有何等手段;或是暗自期待,能否从这场人与天劫的交锋中悟得一丝机缘。
而此时,何太叔已逼近至那只正在渡劫的巨型章鱼妖兽不远处。天雷道道劈落,震耳欲聋,电光撕裂海天,每一击都蕴藏着毁灭之威。
即便强如何太叔,也能清晰感受到那股天地伟压所带来的致命威胁——可他依旧稳步向前,身后剑匣隐隐低鸣,恍如回应天威的挑战。
当何太叔逐渐逼近那只正在渡劫的巨型章鱼时,海面之下忽然水浪翻涌,一头潜伏已久的筑基中期水虎兽猛地破水而出,张开血盆大口,露出森然利齿,挟带着腥风直扑何太叔而来!
然而何太叔竟连眉头都未皱一下,目光依旧冷冷锁定远方雷劫中心的那只章鱼妖兽。电光火石之间,只见一道锐利无匹的金芒自他身后剑匣中疾闪而出,凌空一划——
下一刻,那凶悍扑来的水虎兽甚至来不及发出一声哀嚎,便在瞬间被那道金色剑光精准地分割成五块!
庞大的兽躯轰然坠海,激起数丈高的浪花,鲜血迅速染红了一片水面,残肢缓缓漂浮,散发出浓重的血腥气。
何太叔身形未停,只袖袍一拂,一枚泛着幽蓝光泽的妖丹自血水中浮起,落入他手中,随即被收入储物袋内。整个动作行云流水,仿佛只是随手拂去一粒尘埃。
远处海面上,一些低阶妖兽嗅到水虎兽血液的气息,顿时疯狂涌来,争相啃食其尸体。
而原本仍在附近徘徊的几头筑基期妖兽,却纷纷身形一滞,眼中露出惊惧之色,不由自主地向后退开,为何太叔让出一条通路。
何太叔面无表情,只轻哼一声,仿佛这一切早在他预料之中。他御器凌空,继续向着雷劫中心疾驰而去,身后只留下一片血色海水和仍在躁动争食的兽群。
远处,那些壮着胆子留下来的修士将这一幕尽收眼底,无不目瞪口呆。良久,才有人喃喃低语,声音中带着震撼与敬畏:
“青煞剑匣……果然名不虚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