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事了与外出(2 / 2)

恰巧,外事堂中亦有部分人对赵青柳暗怀嫉恨,不满她屡获各大世家青睐、资源倾斜,自觉资历不浅却未能获得同等重视,因而暗中与钟离云鹤勾结,企图里应外合,共同推动罢黜之议。

在一次事关堂内人事调动的议事会上,钟离云鹤一系率先发难,正式提出撤换赵青柳执事之职的议案。

他们原本以为势在必得,却未料到不仅外事堂多位高层明确表示反对,指出赵青柳多年来业绩出众、与各方关系融洽,更令人意外的是,连平日几乎从不参与此类事务的几位客卿长老,此番竟也破例发声,明确表达对赵青柳的支持。

这批弹劾者措手不及,在多方驳斥与压力之下彻底失败,只得悻悻退却,颜面尽失。而赵青柳的地位经此一役,反而愈加稳固。

钟离云鹤等人见大势已去,反应极快,当即抽身离去。外事堂中一些心思活络之辈见形势突变,立刻转变立场,纷纷登门拜谒赵青柳,言辞恳切,不仅郑重致歉,更献上厚礼以示赔罪。

他们不惜割舍利益,以求平息事端、挽回关系,最终得以勉强稳住自身地位。

然而,亦有部分执拗之辈不肯认输,仍试图与赵青柳继续周旋较量。结果不出所料,这些人接连因行事冒进、举措失当而被逐出外事堂,彻底失势。

至此,钟离云鹤一派所策划的诸多计谋均告失败,局面彻底失控。

事态演变之剧烈,甚至惊动了本在闭关中的钟离真人。他不得不提前出关,亲自出面与赵青柳进行和谈,试图缓和双方矛盾、稳定局势。

而就在这段风波渐息之际,何太叔却已不在深海堡垒之内。早在先前外事堂众人联合逼宫、意图压制赵青柳之时,何太叔曾凭借自身威望召集多位客卿长老共同发声,明确站在赵青柳一方,为她争取了关键支持。这一举动既出于公道,亦是为偿还往日所欠人情。

事了之后,何太叔未有久留,很快动身离开深海堡垒,远行四方,云游历世,踏上了寻求凝结金丹所需天材地宝的漫漫长路。

这一寻,便是整整五载寒暑。

五年来,何太叔孤身远渡,跋涉无数险峻岛屿,穿越幽邃海沟,一路历经生死杀劫。他曾与凶戾妖族正面搏杀,亦曾同狡诈劫修死斗不休,风霜血火之间,斗法经验日益精进,道心也愈发坚凝。

在征途间隙,每至夜深人静、月照孤岛之时,他便取出离堡前赵青柳所赠的那卷修炼手札,静心参悟其中关窍。

那手札所载虽非惊天秘法,却是修士多年法力锤炼之精要。何太叔依之而行,如匠人琢玉、如磨石汲水,持之以恒,一点点淬炼丹田法力,将其中芜杂之气缓缓磨去。

日复一日,他气海之中的法力之海愈发浩瀚而纯粹,波澜涌动间隐现澄明之光。

这一切艰辛历练,正是他决意远行的缘由之一:既为寻觅结丹所需的天材地宝,也为借生死搏杀砥砺斗法之技,更为了能在这漫漫苦修之中,将一身法力打磨得如玉如晶,纯净无瑕,为将来冲击金丹大道,奠定无可动摇的根基。

这一日,何太叔正于一座偏远海岛的孤崖之上静坐调息,周身法力随海潮声缓缓流转。

骤然间,天象异变——原本澄澈的海天之间,乌云如墨泼洒,层层翻涌,顷刻遮蔽苍穹。雷声自远空滚荡而来,电光撕裂昏蒙,映照得整片海域明灭不定,宛若末日临世。

若换作凡俗之辈目睹此景,只怕要惶然跪伏,以为是天神震怒、降罚人间。然而何太叔却神色沉凝,目露思忖之色。他指节轻叩膝头,低声自语:“天象聚变,灵机奔涌……莫非是有妖族在此结丹?”

心念电转间,他已做出决断。此番异象罕见,恰是观摩妖兽结丹、感悟天地之力的良机。以他筑基后期的修为,纵使遭遇凶险,亦有足够手段脱身。

只见他身形微动,轻叱一声,背后古旧剑匣应声开启,一道碧芒流转的飞剑倏然跃出,悬停于他足下。何太叔一步踏落剑身,衣袂迎风而起,化作一道青虹,径直投向那片雷云最密、灵压最重的中心海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