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散功(2 / 2)

何太叔踏入小院青石门槛的刹那,袖袍无风自动。

他并未急于闭关,而是先反手合上厚重的玄铁木门,门轴转动时发出沉闷的声,仿佛在宣告此地将与外界彻底隔绝。

他从袖中取出一块早已备好的阴沉木牌,指尖灵光一闪,刻刀般的剑气在木牌表面游走,转瞬间闭门谢客四个铁画银钩的大字便跃然其上。

木牌悬挂门环时,隐约有禁制符文在纹理间流转——这看似寻常的告示牌,实则是第一道预警法器。

何太叔突然低喝,双手结出天罡印。地面顿时传来细微震颤,埋藏在院墙四角的三十六块阵基灵石同时亮起。

小院上空,湛蓝色的阵纹如蛛网般展开,眨眼间化作半透明光幕倒扣而下,将整座院落笼罩其中。

若有修士以灵目术观之,可见光幕上不时有雷纹闪烁,正是《御雷阵》运转的特征——此阵一旦遭外力强攻,即刻会引动天雷反噬。

但这还不够。何太叔解下腰间的五行颠倒旗,指诀变幻间,七面阵旗化作流光射向院中特定方位。

旗面猎猎作响,金木水火土五行灵力相互勾连,竟在原有大阵内又形成一座小周天幻灭阵。

此刻若有敌人闯入,先要面对御雷阵的轰击,即便侥幸突破,也会陷入五行颠倒的迷阵,休想短时间内锁定他的真身所在。

做完这一切,何太叔负手立于院中,神识细细扫过双重阵法。确认无懈可击后,他紧绷的面容才略微松弛。

这两重防护,足以在金丹初期修士手下争取到三息逃生时间——对惯常在刀尖上行走的他来说,这已是最奢侈的安全保障。

他忽然捏碎一张泛着月华的符箓。三清涤尘符化作莹白光点覆满全身,道袍上沾染的海兽腥气、剑刃残留的血煞、甚至毛孔中积攒的浊气,尽数被净化一空。

比起世俗的沐浴更衣,这种由内而外的灵力洗涤,才是修士闭关前真正的。

当最后一丝浊气消散,何太叔赤足踏上小屋前的青玉台阶。每走一步,足底便漾开一圈淡青色涟漪——这是埋在地下的静心阵被触发的征兆。

推开门扉的瞬间,身后双重阵法同时嗡鸣,宣告这座小院正式进入闭关状态。

屋内陈设极简:一张寒玉蒲团,三柱宁神香,何太叔盘膝而坐时,将剑匣放置在侧,微微震颤的剑匣,仿佛在回应主人的决心。

窗外暮色渐沉,而属于何太叔的破境,才刚刚开始。

九日后。

青烟缭绕的静室中,何太叔盘坐于寒玉蒲团之上,周身三寸悬浮着一枚通体莹白的玉简。

玉简表面流转着细密的金色符文,隐约构成五极天元剑典五个古篆,每一次光芒闪烁都引得室内灵气震荡。

他双目紧闭,眉心却浮现一道竖纹,那是神识催发到极致的征兆。

识海中,剑典炼气篇的数千文字如星河倒悬,每一笔划都暗含剑意。

何太叔以神识反复推敲其中关窍——气走璇玑,意贯天突剑气未发而神先至,确认分毫不差后,终于缓缓睁眼。

逆脉散功,凶险万分......他低语间,袖中双手已结成归墟印,指甲因用力而泛白,但若不破而后立,又怎能对得起自己的志向!

话音未落,体内灵力突然如沸水翻腾。原本温顺流淌在经脉中的真元,此刻竟似千万柄小剑逆向穿刺。

他面色忽青忽白,额头渗出豆大汗珠,顺着紧绷的下颌滴落在道袍上,晕开深色痕迹。更可怕的是丹田处传来的撕裂感——那座由数十年苦修筑成的道基,正从内部开始崩塌。

静室无风自动,悬挂的青铜灯剧烈摇晃。何太叔周身爆发刺目白光,气息如雪崩般暴跌。筑基后期...中期...初期...最终停留在炼气大圆满境界才堪堪止住。

此刻他道袍尽湿,唇色惨白如纸,唯有双眸亮得骇人。

储物袋应声而开,三枚丹药鱼贯飞出, 赤玉回元丹入腹化作暖流,修补经脉裂痕;青冥养神丹在舌下化开,滋润枯竭的识海;最珍贵的九转还灵丹则悬在膻中穴,持续释放精纯灵气。

待面上稍见血色,何太叔毫不犹豫掐起剑典起手诀。一缕前所未有的锐金之气自丹田诞生,所过之处,受损经脉竟发出金石相击之声。

周身笼罩着一层淡金色的薄雾。那是五极天元剑气在经脉中运转时外溢的锋芒,每一次呼吸都带动雾气流转,在静室中勾勒出玄妙的轨迹。

窗外,时光以最温柔也最无情的方式流逝:

春雨淅沥时,檐角铜铃轻响,水珠顺着阵法光幕滑落,在窗棂上留下蜿蜒的痕迹;夏蝉嘶鸣日,炽热阳光被阵法过滤成斑驳光点,在他眉睫间跳跃;

秋叶飘零季,枯黄叶片撞上护院大阵,瞬间被剑气绞成齑粉;冬雪覆瓦夜,积雪压弯竹枝的声,与室内剑气嗡鸣形成奇特的共鸣。

他的道袍渐渐落满尘埃,发间生出霜色,唯有悬在面前的剑典玉简依旧光洁如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