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何太叔已回到自己的舱室。他并未在方才之事上过多耽搁,只是盘膝而坐,袖袍轻拂,一枚古朴的玉简便从储物袋中飞出,悬浮于身前。
玉简通体莹润,表面隐约流转着玄奥的符文,透着一股苍茫而凌厉的气息。
何太叔凝视着玉简,眼中闪过一丝炽热。此次若非机缘巧合,从这《五极天元剑典》中悟得“五行轮转剑阵”,并以之破解那位妖魔前辈的考验,恐怕他与堵明仪早已葬身于秘境中。
念及此处,他不再迟疑,心神一凝,神识如涓涓细流,悄然探入玉简之中。
霎时间,无数剑诀、阵图、道韵如潮水般涌入识海,浩瀚而深邃,仿佛置身于一片无垠的剑道世界。
他先是迅速浏览了一遍练气期与筑基期的功法要诀,不过半个时辰,便已通晓其核心精义。
待神识退出玉简,他缓缓睁开双眼,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下巴,眸中闪烁着思索之色。
有意思……他低声自语,这《五极天元剑典》除却最核心的那几句大道真言外,竟与寻常《五行诀》截然不同。
单论练气期,此典便有其独到之处——其内记载的五极吐纳法,讲究的是将天地灵气尽数纳入体内,再以五行相生之理调和炼化,最终将灵力均分于五条灵根。
此法在练气期可谓平庸至极,盖因修士需同时炼化五种属性的灵气,转化效率自然远不及专精一道的功法。然而,此诀却属大器晚成之道,修为愈深,威能愈显。
在灵气鼎盛的上古时期,五极吐纳法的弊端尚不明显。然当天地灵气渐趋稀薄时,其劣势便暴露无遗——修炼此法的修士,在练气期几乎只能龟缩于宗门或世家之内,依靠聚灵阵等外力辅助修行。
若贸然外出,莫说与人斗法,便是寻常散修都能轻易压制。唯有突破至筑基期,体内五行灵力形成循环,修炼《五极天元剑典》者方敢行走世间。
何太叔不由摇头苦笑。这般苛刻的修行条件,难怪即便在典籍浩如烟海的大派之中,也鲜少有人选择此道。
毕竟,能忍受练气期长达数十载的平庸,静待厚积薄发者,终究是凤毛麟角。
而当修炼《五极天元剑典》的修士成功突破至筑基期后,其修行之路便迎来了关键的转折。
此时,修士不仅需要继续精进五极吐纳法以夯实根基,更需兼修一门独特的炼体秘术——五极锻骨诀。这一安排,显然源自功法创始人五剑真君的深谋远虑。
作为一代剑道宗师,五剑真君必然深知剑修攻伐无双而防御薄弱的致命短板。
剑修虽能以凌厉剑气横扫千军,但肉身往往成为最大的弱点。正因如此,他在创制这门剑典时,特意在筑基期加入了炼体之法,以弥补传统剑修的不足。
五极锻骨诀堪称匠心独运,其修炼方式暗合五行相生之理。修士需引动体内五行灵力,依次淬炼筋骨皮膜:
以金灵之力锤炼骨骼,使其坚若精钢;借木灵生机滋养经脉,增强韧性;用水灵之柔洗涤脏腑,提升恢复能力;凭火灵之烈熔炼血肉,激发潜能;最后以土灵之厚重稳固根基,达成五行循环。
这种循序渐进的炼体方式,既避免了单一属性淬体可能带来的失衡,又能充分发挥五行灵根修士的优势。
随着修为精进,修炼者的肉身将逐渐达到外如金铁,内蕴生机的完美状态,真正实现攻防一体。
五剑真君的这一创举,彻底改变了传统剑修只重杀伐不修己身的弊端,使得《五极天元剑典》的修炼者在拥有绝世剑术的同时,也能具备不逊于体修的强横体魄。
这种全方位的提升,正是此功法虽入门艰难却仍被奉为顶级传承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