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进城(2 / 2)

镜光中,飞舟的每一处细节都被清晰映照——舟首上的裂纹、舟身碧玉符文的磨损、甚至甲板上众人衣袍的褶皱都纤毫毕现。

镜面之上,一串金色篆文缓缓浮现:「碧霄飞舟,编号丙一千七百五十九,隶属单氏,满载五十人,现载员十一人,通行许可有效。」

镜光在飞舟上停留了三息,随后如潮水般退去。监天境继续它的巡视,镜面流转间,远处的云海、近处的阵柱、乃至天关城墙上的每一块砖石都被纳入

它的监察范围。镜光扫过之处,空气中留下一道淡淡的金色轨迹,如同天神执笔在天幕上勾勒的符箓。

飞舟甲板上,众人不约而同地松了一口气。监天境的威压实在是太过庞大,在它面前,众人犹如没穿衣服一样。

在得到通行许可之后。碧绿飞舟,犹如离弦的箭一样飞快向云净天关驶去,在百里之外悬停。

飞舟缓缓降落在直道旁的空地上,舟身碧玉光泽流转,灵光渐渐黯淡。

直道上的凡人见状,纷纷避让开来,像是潮水被无形的力量分开。凡夫放下肩头的担子,妇人抱起玩耍的孩童,商贩收起摊前的货物,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这艘仙家飞舟上,眼中交织着敬畏与向往。

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躲在母亲身后,偷偷探出头来,眼中闪烁着好奇的光芒,却被母亲轻轻拉回,低声告诫:莫要冒犯仙师。

一旁的商队更是恭敬,驼铃声戛然而止,领队的商人连忙跳下马背,低头垂手而立。

拉车的骏马似乎也感受到了仙家气息,不安地刨着蹄子,却被车夫紧紧拉住缰绳。商队中的伙计们纷纷放下手中的货物,低头以示尊重,连呼吸都放轻了几分。

路过的修士们则显得从容许多。一名身着青袍的年轻修士脚踏浮空法器,在飞舟略作停留,目光在舟身上扫过,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笑意,随即催动浮空法器,化作一道流光朝云净天关的城门疾驰而去。

另一名白发老者则盘坐在一尊青铜葫芦上,葫芦表面刻满了符文,灵光闪烁间,载着老者迅速消失在城门方向。

飞舟甲板上,逯颖等人看着这一幕,神情淡然。早已习惯了凡人的敬畏,众人轻轻一跃,下了飞舟,将少仁迫不及待地从腰间储物袋中掏出一张巴掌大小的玉石床,那玉床通体莹白,表面刻满了细密的符文,隐隐有灵光流转。

他随手一抛,玉床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落地时瞬间膨胀,化作一张丈许长的浮空玉床,稳稳悬停在离地三尺处。玉床四角垂下流苏般的灵光丝绦,随风轻轻摇曳,散发出淡淡的暖意。

何太叔见状,也不推辞,便翻身躺了上去。玉床表面温润如玉,却又不失柔软,仿佛能根据人的身形自动调整弧度。何太叔那张苍白的脸上终于放松了下来,他闭目养神,脸上露出惬意的神色。

将少仁又从储物袋中取出一个浮空圆盘,圆盘通体青铜打造,表面镶嵌着一颗灵石,他将圆盘往地上一放,圆盘立刻悬浮起来,离地半尺。

他脚踏而上,随后抱拳向逯颖等人抱拳道:“诸位道友,将某,先行一步。”

话音未落,便不等众人反应,圆盘上的灵石骤然亮起,玉床好似有灵性一样紧紧跟随在将少仁的背后,向着云净天关疾驰而去。直道上的凡人纷纷让道。因为这样的事情已经发生过无数次。

笔直的直道如同一柄利剑,劈开苍茫大地,直指云净天关的巍峨城门。直道的尽头,城门高逾千丈,门楣上悬挂着一面巨大的铜镜,正是监天境的分镜之一。

临近城门,直道一分为二。左侧道路宽阔平整,凡人队伍井然有序地排成长龙。

凡夫挑着担子,商人牵着驼队,妇孺携老扶幼,所有人的目光都敬畏地望向城门上方的监天境。

每当镜光扫过,凡人便会停下脚步,低头垂手,等待检查通过。镜光如流水般掠过,在每个人身上停留片刻,确认无误后,才放行入关。

右侧道路则显得空旷许多,仅供修士通行。修士们或脚踏飞剑,或盘坐葫芦,或立于灵幡之上,低空疾驰而来。葫芦喷吐灵雾,灵幡猎猎作响,各式法器在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临近城门,修士们纷纷减速,悬停在监天境前接受检查。镜光扫过,修士们的身份信息在镜面上一一浮现,确认无误后,他们才收起法器,徒步进入繁华的关内。

只见关内灵田阡陌,城池林立,一派祥和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