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何太叔走后的这一个时辰里,大堂内烛火摇曳,映照出堵主事奋笔疾书的身影。
心事重重的他,眉头紧锁,笔下的字迹却苍劲有力。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渐渐放缓了书写的速度,手中的笔在空中停顿,似乎是在思考着什么重大的决定。
当最后一份文书被他地盖上阅字印记后,他终于停下了所有的动作,整个人陷入了沉思。
皓月当空,清冷的月光透过窗棂洒在他的脸上,为他平添了几分孤寂与深邃。
他抬头望向天空中那轮皎洁的明月,目光中闪烁着复杂的情绪。
沉思良久后,他终于低下了头,目光落在自己右脚边的抽屉里一份谏言上。
这份谏言是他亲手抄写,上面赫然书写与何太叔所言相似的一份谏言。当他拿起那份谏言时,嘴角不禁微微上扬,似乎是对何太叔的预见表示了某种认可。
“何道友啊,何道友,还真如你所料。”
他轻声自语,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敬佩。
随后,他转头唤来一名心腹侍者,将手中的这份谏言文书郑重其事地交给对方,并低声吩咐了几句。
吩咐完毕后,他在椅子上伸了个懒腰,似乎是在缓解长时间伏案工作的疲惫,然后缓缓站起身,朝门外走去。
门外,堵管家正笑眯眯地与守门的守卫亲切交谈,气氛显得友好而融洽。
但一旁的侍卫却显得格外恭敬,他们低着头,毕恭毕敬地站在一旁,无论堵管家说什么,他们都谄媚地附和着,与今日清晨那副傲慢无礼、面无表情地看着往来修士的模样截然不同。
就在这时,门内传来了“沙沙”的脚步声,打破了门外的宁静。
正与两位守卫聊天的堵管家立刻停下了话语,脸上换上了郑重的表情,全神贯注地等待着堵主事的到来。
当堵主事走到门口,月光下,他看见提着精致食盒的堵管家正站在那里,不由得一脸诧异,问道:“堵老,你怎么在这?这么晚了还未歇息?”
管家闻言,脸上堆满了和煦的笑容,眼中更是闪过一丝慈爱之色,仿佛在看自己疼爱的孩子。
他慢悠悠地解释道:“都子时了,家主还未归府,我这心里头啊,就跟猫抓似的,实在放心不下,便进城来瞧一瞧。见您还在这里公办,想着您定是忙得忘了时辰,便不忍打扰,就和守门的两个小伙子聊了聊天,权当是消磨时间了。”
“是是,管家爷爷和我们聊得可投机了。”一旁的守卫们连忙点头哈腰,生怕错过了表现的机会,脸上满是讨好的笑容。
堵主事听了管家的话,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微微顿了顿首,以示感激,便不再多言,转身朝着城门口的方向走去。
管家见状,连忙紧随其后,生怕落下一步。见路面昏暗,管家心中一动,从腰间的储物袋中轻轻掏出一件家用法器——一只拇指般大小的灯笼。
他轻轻一抛,那灯笼便在空中缓缓变大,飞到半空中,散发出柔和而明亮的光芒,一路照亮了堵主事和管家前方的道路。
在这万籁俱寂的晚上,独处的时间显得格外珍贵。堵主事一边朝着城门口缓步走去,一边在脑海中细细回味着今日与何太叔那场谈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