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海好奇地翻开册子。册子内并非华丽辞藻,而是用炭笔绘制的简易却精确的图示,配以详尽的记录:
一页画着用竹筏和绳索搭建的“海田”,上面附着茂密的海带,旁边标注着生长周期、水温要求、收割方法。
另一页描绘了用网箱围出的“鱼塘”浮在海中,鱼群悠游,记录着不同鱼种混养的比例、投喂的饵料,多是工坊下脚料或贝类碎屑、防病要点。
还有对选定养殖海域的水深、水流、底质、避风条件的分析图,专业得让赵海这个外行都暗暗心惊。
“大人请看,”刘伯指着册子上一处数据,“按此法养殖,一片精心打理的海带‘田’,年收成数倍于同等面积野生采摘;一亩网箱所产之鱼,虽不及大船远洋捕捞的总量,但胜在稳定、可控、不伤根本!且养殖所需人手众多,能安置更多岸上劳力。”
狴犴结合了龙族对海洋生态的深刻理解与穗安灌输的现代养殖理念,解说起来深入浅出:
“过度捕捞,如同竭泽而渔,大鱼小鱼一网打尽,断了鱼类的繁衍根苗。长此以往,海中无鱼,渔民无路,罐头厂也无米下炊,而人工养殖,则是开源与节流并行!”
“海带、紫菜等藻类,生长快,能净化海水,本身便是上好食材,晒干可储,亦能入药。养殖它们,不占良田,不耗淡水,反为鱼群提供栖息繁衍之所。”
“网箱养鱼,划定区域,只取所需成鱼,幼鱼得以放归大海,维系种群。且养殖之鱼,肉质肥美,规格统一,更利加工。”
“若能在福州沿海适宜之处,划出‘养殖区’,推广此法。一则,可缓解近海捕捞压力,让野生鱼群得以休养生息;二则,为渔民提供新的、可持续的生计来源,尤其适合无法远航的小船渔民;三则,为罐头厂提供稳定、优质的原料,形成良性循环。”
刘伯的每一句话,都精准地戳在赵海的心坎上,尤其是那句“不伤根本”、“可持续的生计”,简直是拨云见日!
赵海越听眼睛越亮,捧着那本凝聚着“智慧与实践”的《近海殖养实录》,如同捧着稀世珍宝。
他激动地站起身,走到刘伯面前,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感受到那渔民特有的坚实,脸上是毫不掩饰的狂喜和赞赏:
“好!好一个‘开源节流’!好一个‘不伤根本’!刘老哥,你这哪里是老渔民,分明是给福州沿海送来活路的‘海田圣手’啊!”
他转头对穗安道,“穗安!你又为福州立了一大功,解了我的燃眉之急。这罐头厂带来的‘恨’,今日算是被你这份大礼给彻底消了!”
他立刻唤来精通农桑水利的属官,当着穗安和刘伯的面,仔细询问养殖细节。
刘伯对答如流,从海带孢子采集、鱼苗培育、网箱抗风浪设计,到如何利用潮汐水流自然换水、预防病害,甚至如何将养殖区与航道、传统渔场合理区隔都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案。其知识之系统、见解之独到、对海洋生态理解之深刻,让在场的属官都听得连连点头,啧啧称奇。
“人才!真是淘到宝了!”赵海看着侃侃而谈、毫无破绽的刘伯,眼中满是发现瑰宝的兴奋。他仿佛已经看到福州沿海星罗棋布的“海上田园”,看到渔民安稳富足的笑容,看到渔获源源不断送入罐头厂的美好图景。
激动之下,赵海当场许诺:“刘老哥!此事若成,你便是福州万千渔民的再生父母!本官必上奏朝廷,为你请功,不敢说封侯拜相,但一个惠泽乡梓、嘉奖技艺的爵位,本官拼尽全力,也要为你刘家挣来。
让你这身本事,光耀门楣,福荫子孙!”
狴犴心中毫无波澜,爵位于他如浮云,但面上却适时地露出受宠若惊、激动得手足无措的憨厚渔民模样,连连躬身:“使不得,使不得!小老儿只盼能为乡亲们寻条活路,为大人分忧,不敢奢望…”
穗安在一旁看着,心中大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