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请罪(1 / 2)

客船犁开浑浊的闽江水,缓缓驶入福州码头。咸湿的海风混杂着码头特有的鱼腥、桐油与汗水的复杂气息扑面而来。

岸上人声鼎沸,力夫号子、商贩吆喝、船笛长鸣交织成一片喧嚣而充满生机的市井交响。

穗安独立船头,一身青灰色细棉布道袍,发髻用一根简单的木簪绾起,朴素得与周遭的繁华格格不入,却又带着一种沉静的定力。

她望着眼前这座依山傍水、帆樯如林的东南大城,心中并无初至的茫然,只有一片澄澈的思量与愈发坚定的决心。

‘福州…’她心中默念,‘这便是新的棋盘了。’

离岛之时,辞别父母姐姐的感伤犹在,但更多的是一种挣脱束缚、即将展翅的跃动。她不再是那个困于渔村、只能凭先知先觉和些许智计在家族琐事中辗转的默娘胞妹。

她是“清云道长”,是玄真道长座下弟子,更是手握玻璃秘方、怀揣济世蓝图、即将踏入权力边缘的人。

‘赵海…’这个名字在她心间盘旋,这位“师兄”,官场沉浮多年,老谋深算,利益至上。黑风屿的误会,虽然玻璃大利当前暂时揭过,但芥蒂犹存,她还得主动请罪。

他看重她的价值——玻璃的财富、默娘潜在的威慑力、玄真的背景,甚至是她可能带来的政绩。这种看重,是合作的基础,也是悬顶的利剑。

‘解除误会只是第一步,维系这脆弱的“同门之谊”,靠的不是情分,而是持续不断的价值交换。’穗安目光扫过码头堆积如山的货箱,思绪清晰,‘我要借他的势,借这福州通衢之地,行我的道。’

她的“道”,不在九天之上,而在烟火人间。不是默娘那悲天悯人、救苦救难的神通显化,而是以凡人之智,行切实之事,解生民之苦,这念头在她心中无比清晰。

玻璃作坊是根基。它带来的庞大财富,是她撬动一切的杠杆,这笔钱,不能只流入赵海和自己的口袋,更要用以滋养这片土地。

慈幼院与女塾是开端。收容无依孤儿,给予他们温饱与教育的机会;为女子开一扇窗,让她们识字明理,掌握一技之长,拥有安身立命之本。这是改变命运的火种。

健体术的推广是保障。可以与刘师父、玄真师父合力将菩萨传的仙术简化成健体术,若能惠及更多妇孺,减少生育苦难,强健一代人体魄,功德无量。

或许可以建立平价药局?整合刘大夫的医术和药材渠道,为贫寒百姓提供基本医疗保障?

此间海上贸易繁盛或许还可尝试出海找良种玉米红薯土豆之类,还能推广占城稻?

这些念头在脑中一闪而过,尚需仔细谋划。

这些设想,桩桩件件都需要钱、需要人、需要官方的默许甚至支持。

赵海,就是那把能打开许多门的钥匙。她要让他看到,支持她,不仅能得利,更能得名——一个体恤民情、政绩斐然的能臣之名。

‘利益捆绑,才是最牢固的锁链。’穗安心中冷静地分析,‘让他离不开玻璃的财源,更离不开我带来的“善政”光环。

如此,我才能在这方天地间,拥有施展拳脚的空间,以我林穗安的方式,实实在在地帮到该帮的人。’

船身轻轻一震,靠岸了,舢板放下,人流开始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