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帝国再临:我的1915 > 第116章 太平洋的血战6

第116章 太平洋的血战6(2 / 2)

它们带着成功的战果和首次战略轰炸日本本土的荣誉,踏上了归途。留给鹿儿岛的,是满目疮痍、久久不散的黑烟,以及深入骨髓的震撼与恐惧。

这是日本本土有史以来第一次遭到来自海外、成建制战略轰炸机的直接攻击,其象征意义和心理冲击,远远超过了实际造成的物质损失。

几乎在同一时间,在菲律宾海的一条繁忙航线上。

U-151的潜望镜悄然划破平静的海面,冯·阿尼姆少校的瞳孔微微收缩,视野里,一支规模可观的日本运输船队正缓缓驶来。

两艘万吨级的货轮,由一艘老旧的“楢”级驱逐舰和一艘更小的海防舰护航,航线呆板,似乎并未意识到危险临近。

“好肥美的猎物。”冯·阿尼姆嘴角勾起一丝冷酷的弧度,“计算目标数据:航向085,速度10节,一号至四号发射管准备,G7a型蒸汽动力鱼雷,定深五米,扇面射击,间隔三秒。”

艇内气氛瞬间紧绷,鱼雷兵迅速完成装定。

“一号管,发射!”

“二号管,发射!”

“三号管……”

“四号管,发射!”

艇身传来四下沉闷的震动和压缩空气的嘶鸣。四枚鱼雷拖着清晰的气泡轨迹,以35节的航速,呈一个狭窄的扇面,悄无声息地扑向远处的目标。

等待的时间总是格外漫长。冯·阿尼姆保持着潜望镜深度,冷静地观察着。

“轰!!!”第一声巨响传来,“姬路丸”的舯部腾起巨大水柱,船体猛地一颤。

“轰!轰!”紧接着,“名古屋丸”几乎同时被两条鱼雷命中,一条在船艏,一条在轮机舱附近,爆炸的火光瞬间从船体内部迸发出来。

最后一枚鱼雷则与护航的“楢”级驱逐舰擦身而过,未能命中。

“命中!两艘货轮均被击中!”观测员压抑着兴奋报告。

通过潜望镜,冯·阿尼姆看到“姬路丸”正在快速下沉,船尾已经高高翘起;而“名古屋丸”则发生了猛烈的内部爆炸,显然是装载的易燃物被引爆,整艘船被火焰包裹,断成两截。

那艘老旧的驱逐舰像只受惊的兔子,疯狂地绕着沉没的货轮转圈,盲目地投下一串串深水炸弹,炸起一道道徒劳的水柱。

“切断线路,潜望镜降下!下潜至一百五十米,保持静默。”

冯·阿尼姆满意地下令。U-151如同完成猎杀的幽灵,关闭引擎,悄无声息地滑向更深、更安全的海域,将身后的混乱和毁灭留给日本人。

类似的猎杀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由Ub-ll、Ub-lll等潜艇在多个海域不断上演,德国潜艇部队像一群纪律严明、冷酷无情的狼群,死死咬住了日本本就脆弱不堪、如今更是雪上加霜的海上生命线。

石油、橡胶、锡矿石、粮食……这些维系着战争机器运转和国民生存的宝贵资源,连同运输它们的船只和船员,无声无息地消失在太平洋冰冷的深渊之中。

东京大本营的作战地图上,代表航运安全的区域正在急剧萎缩,一种前所未有的、令人窒息的绝望感开始蔓延。

1919年7月15日,夜,日本占领的,位于德属马里亚纳群岛链条侧翼的一个关键前哨——硫磺岛(虚构,我也不知道硫磺岛在哪?这个只是代指某个战略位置重要的日占岛屿)。

这个面积不大、火山灰覆盖的岛屿,被日军改建为一个重要的水上飞机基地、无线电监听站和补给点。

它像一颗毒牙,嵌在德国舰队主要航线的侧翼,威胁巨大,由于岛屿地势险要,日军防守严密,构筑了大量地下工事和炮位,常规的两栖登陆作战势必付出惨重代价。

这个“拔牙”的任务,再次毫无悬念地落在了“狼人”特种部队肩上。

这一次,卡尔·沃尔夫上尉带领的不仅仅是他的老部下,还得到了一个工兵分遣队和两名通讯情报专家的加强。

他们不再依靠悄无声息但航程有限的橡皮艇,而是搭乘一艘经过特殊改装、静音性能极佳的德国远洋潜艇Ub-lll,在月黑风高的深夜,悄然潜行到距离硫磺岛仅三海里的预定海域。

“检查装备,最后一次简报。”在Ub-lll拥挤的军官休息室内,沃尔夫展开手绘的硫磺岛防御草图,他的声音低沉而清晰。

“目标:A,摧毁北部湾的水上飞机库和停泊的‘二式’大艇;b,炸毁岛屿中央山丘上的无线电塔和雷达站;c,尽可能破坏岛上的淡水储存设施。行动时间,从登陆算起,四十五分钟。”

“工兵负责爆破,突击组清除障碍,狙击组控制制高点。记住,我们是影子,是幽灵,不要恋战,完成任务立刻撤离,死了活该!就给那些日本人陪葬去!”

队员们无声地点头,脸上涂满黑色油彩,眼神在昏暗的灯光下锐利如狼。

潜艇在预定深度悬停。队员们穿戴好潜水装备,背负着沉重的爆破器材和武器,依次通过鱼雷发射管,悄然进入冰冷的海水中。

他们使用小型水下推进器,如同真正的两栖狼群,悄无声息地向着硫磺岛那片漆黑、只有海浪拍岸声的海滩潜去。

登陆过程完美地体现了“狼人”的专业素养。他们利用礁石的阴影和涨潮的时机,避开了日军设置在滩头的地雷区和探照灯,如同融入了黑暗本身,迅速渗透进岛屿植被茂密的腹地。

行动迅速而高效。p18\/I冲锋枪加装了消音器,在清理零星哨兵时只发出轻微的“噗噗”声,如同死神的低语。

工兵们在军士长施耐德的带领下,熟练地在钢筋水泥构筑的机库关键支撑点、无线电塔的基座以及雷达天线的底座上安装足量的塑性炸药和定时引信。

狙击手汉斯·克劳泽则带着他的观察手,悄无声息地爬上了岛屿的制高点,他的Gewehr 98狙击型步枪上加装了罕见的早期夜间瞄准镜,冷漠的十字线扫过下方日军的兵营和通道,随时准备清除任何可能发出警报的威胁。

整个过程如同精密的一场外科手术,没有激烈的交火,只有绝对的安静和致命的速度,三十八分钟后,所有爆破点安装完毕,突击组也清除了几个可能的暗哨。

沃尔夫看了看夜光表,对着微型无线电送话器低声说道:“‘幽灵’呼叫所有单位,任务完成,按计划b路线撤退,重复,撤退。”

队员们立刻如同潮水般退去,沿着预先侦察好的路线,迅速撤回登陆点,登上隐藏好的水下推进器,消失在黑暗的海水中。

当他们与一直在附近潜航接应的Ub-lll成功汇合,并下潜到安全深度时,沃尔夫按下了遥控起爆器的按钮。

“轰!轰!轰隆隆——!!!”

刹那间,死寂的硫磺岛仿佛火山爆发!一连串惊天动地的爆炸从岛屿的不同位置猛烈迸发!巨大的火球吞噬了水上飞机库,扭曲的金属和木屑被抛向夜空;

高耸的无线电塔在爆炸中拦腰折断,轰然倒塌;雷达站也被炸成了废墟;甚至连岛屿的储水罐也被炸开,宝贵的淡水汩汩流出,混入黑色的火山灰中。

冲天的火光将硫磺岛的轮廓映照得如同地狱之门,日军苦心经营数月的前哨基地,在短短几分钟内便陷入了瘫痪和混乱。

1919年7月20日,柏林无忧宫。

来自太平洋前线的加密战报接连呈递到御前。皇帝林晓站在那面巨大的、标注得密密麻麻的太平洋地图前,听着总参谋长的汇报。

“……综上所述,陛下,‘天鸢’对鹿儿岛的空袭取得了圆满成功,不仅造成了可观的物质损失,更重要的是,极大地震撼了日本本土,动摇了其国民信心。”

“潜艇部队在本月上半月,已确认击沉日军运输船总吨位超过八万吨,多条关键航线几乎中断。‘狼人’部队对硫磺岛的破袭,则彻底拔除了日军在我们侧翼的一个重要耳目和据点。”

林晓的目光扫过地图上代表成功打击的一个个红色标记,脸上终于露出了些许掌控全局的、冷峻而满意的笑容。

他转过身,对侍立一旁的汉斯少校说道:“很好。‘天鸢’证明了其战略价值,它让我们的手臂延伸了数千公里。潜艇部队和‘狼人’,一如既往的可靠,他们是帝国最锋利的獠牙和最隐蔽的匕首。”

然而,他的笑容很快收敛,目光再次投向地图上那个狭长的岛国。

“但是,汉斯,这仅仅是开始,是第一轮重拳。东京还没有屈服,那个疯狂的军国主义体制还在运转,他们就像受伤的野兽,可能会变得更加危险。我们不能给他们喘息之机。”

他转向总参谋长,语气变得斩钉截铁:“命令总参谋部,立刻研究制定下一步的‘海啸’行动计划。目标是多重的:第一,进一步通过外交和经济手段,彻底孤立日本,掐断其通过中立国获取资源的任何可能缝隙。”

“第二,海军舰队要寻找机会,如果日本海军残存的主力还敢出港,务必寻求一场决定性的歼灭战。”

“第三,继续扩大‘天鸢’的轰炸范围和研究更具毁灭性的弹药。我要让太平洋,真正成为任何敌人都无法挑战的、德意志帝国的内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