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帝国再临:我的1915 > 第113章 太平洋的血战3

第113章 太平洋的血战3(1 / 2)

【该写写,该发发,有事别往心里搁,也不知道今天几号了,反正定时了几章。】

1919年4月5日,日本东京,海军军令部地下指挥中心。

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烟草味和一种近乎实质的压抑感,厚重的橡木桌旁,海军大臣斋藤实、军令部长岛村速雄、以及一众海军将领们面色铁青,仿佛每个人都刚从“龙田”号的葬礼上归来。

那艘轻巡洋舰连同数百名官兵葬身南海的噩耗,不仅是一艘战舰的损失,更是对帝国海军尊严和信心的沉重一击。

德国远东舰队如同一个巨大的阴影,笼罩在西太平洋上空,其强大的主力舰队使得任何正面决战都无异于以卵击石。

“诸君,”斋藤实的声音嘶哑,打破了令人窒息的沉默,他站起身,走到覆盖整面墙壁的巨大太平洋海图前,手指重重地点在了德属新几内亚以北、加罗林群岛以西的广阔海域。

“我们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德国人正在用绞索,一寸寸地勒紧我们的脖子!我们的商船队损失惨重,来自南洋的石油、橡胶、锡矿……帝国的生命线正在被切断!”

他猛地转过身,眼中布满了血丝,却燃烧着一种破釜沉舟的火焰:“既然大型舰艇难以在正面抗衡德意志的巨舰大炮,那就让我们回归帝国海军的传统和骄傲发挥我们鱼雷的威力、夜战的技巧和武士道的精神!”

“我们要用一场突如其来凶狠残暴的狼群撕咬,告诉柏林还有那个瘸子,平静的太平洋之下,潜藏着大日本帝国的獠牙!这里不是他们可以安心散步的后花园!”

他提出的方案,是一个极其冒险但也充满想象力的计划“雷击突击作战”。集中帝国海军所有可用的远洋潜艇、最新锐的“峯风”级驱逐舰,并辅以少数高速轻巡洋舰作为指挥和支援核心,组成一支高度机动、火力凶猛的突击舰队。

这支舰队将不寻求与德国主力舰队硬碰硬,而是利用其高速和隐蔽性,采取“打了就跑”的游击战术,专门猎杀落单的德国商船、辅助舰只,甚至像狼群一样,在夜间寻找机会,对德国主力舰队的边缘舰只发动致命的鱼雷突击。

“目标,就是这里!”斋藤实的手掌狠狠地拍在海图上那片标志着繁忙航线的区域。

“这里是德国远东舰队连接青岛、萨摩亚以及德属南太平洋岛屿的关键枢纽!我们要在这里布下死亡陷阱。”

“用帝国海军的速度和鱼雷,让德国人为他们的傲慢付出鲜血的代价!哪怕只能击沉他们一艘战列舰也能极大地鼓舞国民的士气,动摇德国人的信心!”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只有粗重的呼吸声。所有人都明白这个计划的风险。这支突击舰队缺乏重炮保护,一旦在白天被德国主力舰队逮住,结局将是毁灭性的。

但正如斋藤实所言,帝国已经没有更好的选择了,与其在封锁中慢慢失血而死,不如像古代的武士一样,发起一场悲壮而绚烂的“玉碎”突击。

“为了帝国!为了天皇陛下!”岛村速雄部长低沉的声音响起,带着决绝。

“为了帝国!为了天皇陛下!”其他将领纷纷起身,眼中闪烁着狂热与绝望交织的光芒。

.....

1919年4月10日,华夏青岛,德国远东舰队司令部。

冯·施佩伯爵海军上将站在司令部顶楼的了望台,海风吹拂着他花白的鬓角,脚下,青岛军港一片繁忙景象。

“马肯森”号战列巡洋舰的庞大舰身如同移动的山脉,“巴伐利亚”号战列舰的380毫米主炮在阳光下闪烁着冷冽的金属光泽,一艘艘轻巡洋舰、驱逐舰和补给船穿梭不息,这支强大的舰队是他的骄傲,也是德意志在远东力量的象征和本钱。

然而,施佩伯爵的眉头却并未舒展,他刚刚收到了来自柏林海军总部和萨摩亚前进基地的加密警告。

情报综合显示,日本海军正在本土和台湾的港口异常地集结驱逐舰和潜艇部队,无线电通讯量激增,种种迹象表明,日本人正在酝酿一次大规模的反扑行动。

“日本人不会甘心于‘龙田’号的失败,更不会坐视我们掐断他们的海运线。”施佩伯爵对身边的参谋长,一位同样经验丰富的海军中将说道。

“他们不敢挑战我们的主力,但一定会像受伤的野狼,或者更像是一群嗜血的鲨鱼,寻找我们防御薄弱的地方,狠狠地咬上一口,我们必须织就一张密不透风的猎杀网。”

他转过身,下达了一连串清晰而果断的命令:

“第一,即刻起,所有进出青岛、萨摩亚以及南太平洋各基地的商船、运输船,必须强制编组护航运输队,每支船队至少配备一艘驱逐舰或轻巡洋舰作为核心护航力量,并视情况加强。”

“第二,扩大海空联合巡逻范围。驻扎青岛和萨摩亚的‘海鸥’式水上侦察机,增加巡逻架次,重点搜索琉球群岛以东、菲律宾海乃至加罗林群岛附近的潜在伏击海域。我要掌握这片广阔水域的每一丝异常!”

“第三,我们的‘水下狼群’也该亮出獠牙了。命令U-151等所有可用的远洋潜艇,立即前出至日军可能的活动海域,进行战斗巡逻。它们不仅是猎手,也是我们的眼睛和耳朵。”

“第四,通知陆战队的‘狼人’特种部队,保持最高战备状态,日本人很可能利用偏远岛屿建立前进基地,我们需要‘狼人’随时准备登岛,拔掉这些钉子。”

1919年4月15日,傍晚,德属新几内亚以北约200海里。

夕阳如同一个巨大的、正在熔化的金红色火球,缓缓沉向西方的海平线,将无垠的太平洋染成一片瑰丽而悲壮的血色。

一支由五艘大型货轮组成的德国护航运输队,正以10节的航速,沿着惯常的航线向萨摩亚方向平稳航行。

担任护航核心的是久经沙场的轻巡洋舰“埃姆登”号,以及两艘精锐的S113型驱逐舰“S114”和“S115”。

“埃姆登”号的舰桥上,舰长冯·米勒海军中校举着望远镜,警惕地扫视着波光粼粼的海面。

他虽然只有三十多岁,但眉宇间已有了与年龄不符的沉稳和坚毅,他深知,这片被晚霞渲染得无比壮丽的海域,随时可能变成埋葬钢铁与生命的屠场。

“声纳接触!不明水下噪音!多个目标!方位2-7-0至3-1-0,距离约5000米!判断为潜艇,正在分散机动!”声纳兵急促而清晰的报告声,如同冰水般瞬间浇灭了舰桥内最后一丝松懈。

所有人的神经瞬间绷紧。

“战斗警报!反潜阵型!深水炸弹准备!各舰保持警戒,注意观察水面!”冯·米勒的声音冷静而有力,下达命令的同时,目光依旧锐利地搜索着远方。

舰队立刻进入战斗状态。驱逐舰开始加速,在运输队周围穿梭,声纳屏息凝神,深水炸弹投放轨处于待发状态。

“埃姆登”号的炮塔缓缓转动,指向可疑方位。运输船上的船员们也紧张地各就各位,高射机枪手爬上了战位,尽管他们知道这对于潜艇威胁不大。

然而,真正的杀机并非仅仅来自水下。

就在德国舰队注意力被水下目标吸引,紧张地进行反潜搜索时,从日落方向那片利用夕阳余晖和逐渐浓重的暮色完美隐藏的海域突然窜出了六道高速接近的舰影!

它们舰艏劈开巨大的白色浪花,细长的舰体在逆光中如同鬼魅,桅杆上那刺眼的旭日旗在最后一缕阳光的照射下,仿佛在滴血!

“敌舰!右舷!是日本驱逐舰!数量六!高速接近!”了望哨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惊恐,几乎破音。

“所有舰艇注意!右舷接敌!准备炮战!运输队立即向左转向,最大速度脱离接触!”

“埃姆登”号的大副对着传声筒声嘶力竭地吼道,额头上瞬间渗出了冷汗。

战斗在瞬间爆发,毫无预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