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帝国再临:我的1915 > 第108章 太平洋的暗流

第108章 太平洋的暗流(2 / 2)

“东线需要的物资清单,优先满足一半,”林晓对负责后勤的施佩尔部长说道,“重点是燃油、卡车配件和航空炸弹,步枪和火炮可以适当削减,让他们更多依赖缴获和自身产能,告诉戈尔茨,我们的核心目标是确保乌拉尔山以西的稳定,将红军彻底驱赶到亚洲去,而不是在1919年之前就占领整个西伯利亚。”

他将东线视为一个需要长期经营和控制的战略方向,而非一个需要迅速解决的战术问题。

接着,他的目光投向了另一份报告关于日本正通过秘密渠道与美国接触,试图高价采购战略物资的情报。

“东京果然坐不住了。”林晓冷笑一声,“寺内正毅那个老家伙,倒是懂得能屈能伸。找上美国……哼,意料之中。”

他并不感到意外。在绝对的实力压制和外交孤立下,日本寻找外部突破口是必然的选择,而美国,作为唯一有能力且可能与德国意愿相悖行事的大国,自然是首选。

“这对我们来说,是挑战,也是机会。”林晓分析道,“挑战在于,如果美日勾结,日本获得充足的资源,其战争潜力得以维持,将会在远东给我们制造更大的麻烦,甚至可能直接影响我们扶持的基里尔政权统一俄国的进程,而且,一个美日事实上的准同盟,将严重威胁帝国未来的全球战略。”

他话锋一转:“但这也是机会。这暴露了日本的虚弱和美国的贪婪。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

他做出了指示:

“第一,外交施压。通过正式和非正式渠道,向华盛顿提出最强烈抗议,明确指出帝国视对日战略物资输出为‘不友好行为’,并将采取必要措施维护帝国及盟友的安全利益,暗示这可能影响美德之间未来的经济合作,乃至欧洲对美国资本的开放程度。”

“第二,军事威慑。命令驻扎在德属太平洋岛屿和马来西亚的海军力量,提高战备等级,进行有针对性的演习,同时,‘无意中’泄露一些关于‘天鸢’轰炸机航程覆盖日本本土部分区域的‘内部评估报告’。”

“第三,舆论引导,发动我们在美国的媒体关系,揭露日本在远东的扩张野心和对‘门户开放’政策的破坏,渲染美日交易将导致太平洋地区军备竞赛的风险,煽动美国国内的孤立主义情绪,给威尔逊政府施加压力。”

“第四,备用方案。”林晓眼中闪过一丝寒光,“通知军情局,准备启动‘樱花’计划,如果外交和威慑无法阻止美日靠近,我们需要有能力……‘说服’那些唯利是图的美国商人,与日本做生意,风险远大于收益。”

他的策略清晰而强硬:尽最大努力扼杀美日接近的苗头,即使无法完全阻止,也要极大提高其成本和风险,为帝国最终解决远东问题争取时间和战略主动权。

1918年11月25日,美国华盛顿,国务院。

威尔逊总统面临着来自国内商业利益和外部德国压力的双重夹击,几家与潜在对日贸易相关的石油、钢铁巨头代表,刚刚结束了与国务卿兰辛的会面,他们带来了充满诱惑力的订单前景,也表达了对于政府干预“自由商业行为”的不满。

然而,几乎在同一时间,德国驻美大使也递交了一份措辞严厉的照会,明确表达了柏林对任何形式对日战略物资援助的“严重关切”和“保留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权利”的强硬立场。

“德国人这是在威胁我们!”一位倾向于对日贸易的内阁成员愤愤不平。

“但他们有这个实力威胁。”另一位顾问冷静地指出,“他们在欧洲的优势是压倒性的,他们的‘天鸢’轰炸机据说能飞到纽约(此为夸大,但是也反映了当时各国对‘天鸢’的恐惧),为了日本,去冒与德国直接对抗的风险,这值得吗?而且,国内民众绝不会支持我们为了日本卷入战争。”

兰辛国务卿向威尔逊总结道:“总统先生,情况很微妙,德国的反应比我们预想的更激烈、更迅速,他们显然在密切关注此事。”

“如果我们执意进行大规模交易,很可能导致与柏林关系的严重恶化,甚至可能引发不可预测的后果,但完全拒绝日本,又会让我们失去一个潜在的、牵制德国的远东力量,并且得罪国内的商业利益。”

威尔逊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他的理想主义在欧洲碰壁后,变得更加现实,他既不想被德国牵着鼻子走,也不愿为了遥远的日本而将美国置于危险的境地。

“我们需要一种……更隐蔽、更有限度的方式。”威尔逊最终做出了决定,“公开的、政府层面的大型交易暂时不予批准,但是,不禁止私人商业实体,在完全自负风险的前提下,与日本进行‘非战略性’或‘低敏感性’的物资贸易,并且规模必须受到‘非官方’的监控和限制。”

“同时,国务院要继续与柏林沟通,澄清我们的立场,强调这是正常的商业活动,不代表美国政府的政治倾向,并试探德国人所能接受的底线。”

这是一种典型的、模糊的骑墙策略,它既没有完全满足日本的渴望,也没有彻底激怒德国,试图在夹缝中为美国保留最大的灵活性和利益,但对于急需资源的日本而言,这种有限度的、偷偷摸摸的交易,无疑是杯水车薪。

1918年11月30日,日本东京,军部地下指挥中心。

寺内首相和军部高层看着情报部门送来的关于美国态度转向谨慎、以及德国施加的强大外交和军事压力的报告,脸色都异常难看。

“美国人退缩了!”陆军大臣咬牙切齿,“在德国人的恫吓下,他们就像受惊的兔子!”

“我们得到的承诺,只剩下一些零散的、通过复杂渠道的、价格高得离谱的少量物资!”海军军令部长一拳砸在桌子上,“这根本不足以维持舰队正常的训练消耗!”

绝望的气氛在室内蔓延。德国的封锁和制裁像一道不断收紧的铁箍,而原本视为救命稻草的美国,也因为德国的压力而变得犹豫不决。

“难道天照大神真的要抛弃她的子民了吗?”一位年长的枢密院顾问喃喃道。

“不!我们绝不能坐以待毙!”寺内首相猛地站起身,眼中布满了血丝,一种破釜沉舟的狠厉取代了之前的沮丧,“既然正常的渠道受阻,那就用非常规的手段!”

他下达了新的、更为激进的指令:

“命令海军,加大破交战的力度!不仅仅针对德国船只,所有疑似向德国控制区或其盟友运输物资的中立国船只,都要列入潜在目标!我们要让所有人都知道,封锁日本是要付出代价的!”

“启动‘特别采购计划’!”他看向负责秘密战线的官员,“动用一切手段,包括走私、贿赂、甚至……海盗行为,从东南亚、荷属东印度,乃至澳大利亚,不计成本地获取我们需要的资源!帝国储备的黄金,该派上用场了!”

“加强对苏俄远东地区的渗透!”他最后补充道,“如果无法从海上获得,那就从陆上想办法!红军同样缺乏物资,但他们控制着西伯利亚的资源!看看能不能找到‘合作’的可能,哪怕是与魔鬼暂时握手!”

此时的日本帝国,在巨大的生存压力下,正逐渐被逼向一个更加危险和不可预测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