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招离间计极为毒辣。它向协约国(尤其是美国)表明:
德国有信心独自赢得战争,不需要与日本这样的东南亚猴子勾结,日本是一个不可靠的投机者,其野心不仅针对德国,也针对英法以及美国在亚洲的殖民利益。
美国可以放心,德国不会在远东开辟第二战场,也不会与日本结盟威胁美国在太平洋的利益。
消息传出,果然在华盛顿和伦敦引起了巨大震动,美国对日本的警惕性大大增加甚至开始增强在太平洋的武装,而协议国的英法也对日本产生了强烈的不信任感。
这在一定程度上牵制了日本,也使得美国国内“先欧后亚”的战略呼声更高,暂时缓解了德国来自东方的压力。
与此同时,德国加紧了了对其他中立国(西班牙、瑞典、荷兰等)的拉拢,提供更优惠的贸易条件,甚至暗示可以考虑在战后和平中照顾它们的利益,力图维持一条脆弱的“中立生命线”。
9月18日夜,柏林,无忧宫阳台。
又是一个深夜。林晓处理完堆积如山的文件,拒绝了侍从的陪同,独自一人走到宫殿的阳台上。
秋夜的凉风拂过,带来远处城市依稀的喧嚣和更远处战场上仿佛永不停息的低沉轰鸣。
东西两线的捷报依旧在不断传来。地图上代表德意志帝国控制的区域在不断扩大。
他,威廉二世,或者说林晓,正站在一个历史从未达到过的巅峰,帝国从未如此强大,胜利从未如此接近。
手下名将如云:稳如泰山的兴登堡、锐意进取的鲁登道夫、装甲先锋古德里安、奇谋迭出的曼施坦因、暗影利刃斯科尔兹内…
科技在他的“指引”下跨越式发展:坦克、飞机、无线电、突击炮,防空炮,… 他改变了历史,避免了《凡尔赛》的耻辱,正亲手塑造一个以德国为核心的强大中欧同盟,而他自己则成为了这个时代的“凯撒”
这一切,本该让他志得意满,豪情万丈。
然而,此刻的他,望着异乡冰冷的星空,心中涌起的却是一股难以言喻的、深沉的孤独和乡愁。
他想念的不是威廉二世的霍亨索伦王朝,而是那个遥远时空里的家。
想念楼下早餐摊的油烟味和5块钱的油炸饼,想念电脑屏幕上跳动的游戏图标队友不给力而怒砸键盘的愤怒感。
想念和朋友们毫无顾忌的插科打诨,互相认“爹”只求带上两顿早饭。
甚至想念大学食堂那味道寡淡的饭菜和写不完的论文…
“呵…”他轻轻叹了一口气,嘴角露出一丝苦涩的自嘲,“当皇帝…真他妈累啊。”
每天是无穷无尽的会议、决策、勾心斗角、生死压力,不能随便和将军们开跨时代的玩笑和梗,无法和他们畅谈心扉,甚至不能表达出自己最真实的一幕,而有的只是数不尽的责任感。
林晓要扮演一个性格迥异的古人,要时刻提防着内部的明枪暗箭,要为一个民族的命运负责,要面对尸山血海而保持冷酷…
他几乎赢得了战争,似乎却失去了自己,那个来自21世纪的历史系大学生林晓,正被一点点吞噬,融入“威廉皇帝”这个沉重而辉煌的躯壳之中。
“也许…等这一切真正结束,会好吧?”他喃喃自语,像是在安慰自己。
“等和平到来,或许可以…稍微轻松一点?搞点‘现代’改革?至少把互联网和智能手机搞出来?再不济给那些老古董将军们讲讲现代的梗和笑话”
但这个念头很快被现实驱散。和平还很遥远,即使胜利了,整合中欧、应对英美的敌意、防范东方的赤潮(别理解错了,不是东亚的,是东欧的)…未来的挑战只会更多更复杂。
他深吸一口清冷的空气,强迫自己振作起来,路是自己选的,或者说,是命运强加的,既然走到了这一步,就没有回头的可能。
“为了活下去,为了…回家?”他摇了摇头,自己也不知道那个“家”究竟在哪里了。
或许,完成这个时代的使命,本身就是另一种形式的归途。
“我这一曲 养韬光 礼仪都得当”
“姿态和目光 惨淡收场”
“我这一曲 穿插在 夜宴后半场”
“ 你可懂我要躲藏~噢~“
林晓哼着这首曾经在未来最喜欢的曲子转身走回灯火通明的宫殿,背影重新变得挺拔而坚定,将那片刻的脆弱与乡愁,深深埋藏在了无人知晓的心底。
帝国的征途,仍需他这位来自未来的皇帝凯撒,继续引领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