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双线雷霆(2 / 2)

· 几乎全部可动用的空军力量(“金雕”战斗机、“游隼”俯冲轰炸机、“信天翁”侦察机),旨在一举夺取并掌握制空权。

总指挥依然由兴登堡和鲁登道夫担任,但前线装甲部队的实际指挥权交给了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元帅。

9月1日拂晓,战役开始。

德军炮兵进行了战争史上最猛烈、最精确的炮火准备,大量使用烟幕弹和毒气弹(主要针对炮兵阵地和指挥所)混淆和压制敌军。

炮火尚未完全延伸,天空中就响起了刺耳的呼啸声——“游隼”俯冲轰炸机群开始俯冲,精确打击法军纵深的重炮阵地、桥梁和集结地。

紧接着,大地轰鸣!数百辆“野狼”坦克组成巨大的楔形阵列,引导着乘坐卡车和装甲车的摩托化步兵,如同钢铁洪流,涌向英法联军的防线。

天空中,“金雕”战斗机与仓促起飞的英法战机展开激烈空战,竭力保护着地面部队的头顶。

法军总司令贝当和英军司令黑格预料到了德军的进攻,但其强度和方式依旧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德军的装甲突击并非一点突破,而是宽正面、多波次的连续猛攻,一旦发现防线薄弱点,装甲师便毫不犹豫地投入预备队,实施纵深突破。

古德里安坚决贯彻装甲集中使用和连续突击的原则,要求部队不顾侧翼威胁,全力向预定目标——巴黎——挺进,德军步兵则负责巩固突破口,清剿残敌。

战斗异常激烈残酷。法军士兵在“决不让他们通过”的口号下,进行了顽强的抵抗,许多阵地爆发了惨烈的白刃战。

但德军的技术优势、战术优势和空中优势实在太明显。

9月3日,德军在蒂耶里堡附近强渡马恩河,建立了稳固的桥头堡。

9月5日,装甲先锋已推进至兰斯以东地区,巴黎东北门户洞开。

9月7日,德军先头部队已能望见巴黎圣母院的尖顶。

巴黎城内一片恐慌,政府机构开始再次准备南迁到波多尔以及维希进行抵抗。

然而,德军的攻势也达到了顶点。连续一周的高强度作战,部队极度疲劳,装备损耗严重,后勤补给线拉长。

英法联军调集了所有可能的预备队,在巴黎外围构筑了层层防线,每一座村庄、每一片树林都变成了战场。

美国的第一批志愿飞行员(拉斐特航空队)也加入了空战,虽然数量不多,但士气高昂。推进的速度不可避免地慢了下来。

西线战事再次陷入了惨烈的消耗战,但这一次,德军已经兵临巴黎城下,占据了绝对的战略主动权,巴黎的陷落,似乎只是时间问题。

柏林,无忧宫,时间:9月8日晚。

威廉皇帝几乎彻夜未眠,守在地图室和通讯中心,密切关注着东西两线的战报。

当东线“收割者行动”大获成功和西线德军逼近巴黎的消息几乎同时传来时,巨大的喜悦和宽慰感涌上心头。

他尤其对东线的战果感到惊喜,曼施坦因的计划大胆而有效,以较小的代价取得了战略性的突破。

“太好了!”林晓忍不住用力捶了一下地图桌,把旁边的参谋们都吓了一跳,“迂回!穿插!攻其不备!这才是真正优秀的指挥艺术!”

他拿起曼施坦因发来的详细战报,越看越满意,特别是对其利用骑兵速度和步兵-坦克-炮兵协同撕开缺口的描述。 “这家伙…真tn是个天才!”

他喃喃自语,脑海中下意识地闪过了另一个时空的某位“战略天才”的形象,差点脱口而出那个禁忌的名字,幸好及时刹住了车。

他兴奋地对汉斯·伯格少尉说道: “不愧是迪奥....呸,不愧是曼施坦因!轻易就做到了我们做不到的事情!以如此有限的兵力,在如此广阔的战线上取得这样的突破!告诉他,帝国为他的表现感到骄傲!晋升他为上校!授予他蓝马克思勋章!让他继续负责东线的攻势协调,我要看到更大的成果!”

而对西线,他在嘉奖古德里安和前线将士的同时,也发出了谨慎的指令:

“告诉古德里安和鲁登道夫,巴黎已是囊中之物,但不要急于求成,避免不必要的损失。稳步推进,压缩他们的空间,摧毁他们的有生力量。我们要的是一个屈服的法兰西,而不是一片废墟。”

东西两线的巨大胜利,极大地振奋了德国的民心士气,也暂时掩盖了内部清洗的阵痛和美国参战前的阴云,德意志帝国似乎正站在全面胜利的门槛上。

然而,林晓内心深处也清楚,战争远未结束。

巴黎还在抵抗,英国还在顽抗,美国正在加速动员,东线的红军也远未被消灭,而内部一股不和谐的声音貌似又出现了,而盟友那边长时间的战争也使得内部爆发大规模的抗议。

帝国的力量并非无限,如何在力量达到顶峰时,以最小的代价结束战争,并为一个可持续的和平奠定基础,将是他面临的最大考验。

钢铁的洪流仍在奔涌,帝国的战鹰仍在翱翔,但最终的目的地,依旧笼罩在硝烟与迷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