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铁翼进化(2 / 2)

· 主战派: 以首相博塞利和总参谋长卡多纳将军为首,得到了国王维克托·伊曼纽尔三世的支持。他们坚持“神圣的自我主义”,认为必须继续战争以实现国家统一(指收复特伦蒂诺和的里雅斯特),兑现对盟国的承诺,否则将前功尽弃,国家荣誉扫地,但他们拿不出任何赢得胜利的有效方案,只能一味要求更多的牺牲。

· 主和派: 以社会党、自由派左翼和部分天主教人士为代表,势力日益壮大。他们痛斥战争是“毫无意义的屠杀”,要求立刻寻求外交途径,退出战争,无论代价如何,以拯救濒临崩溃的国家和经济。他们得到了绝大多数厌战士兵和饥饿民众的暗中支持。

双方的辩论从议会蔓延到报纸,再到街头。

都灵、米兰、佛罗伦萨等工业城市爆发了大规模的反战罢工和游行,常常与警察和军警发生暴力冲突。“要面包,不要战争!”的口号响彻云霄。

就在这混乱的漩涡中,一个原本不起眼的、激进的左翼社会党人、记者——贝尼托·墨索里尼——敏锐地嗅到了机会的气息。他刚刚因为从社会党转向狂热的主战立场而被开除出党,并失去了他赖以生存的《前进报》编辑职位。

但他没有沉寂,凭借其蛊惑人心的演说技巧和敏锐的政治嗅觉,他迅速筹集资金(有传言得到了某些工业界和神秘境外势力的资助),创办了一份新的报纸——《意大利人民报》。

这份报纸以极端的民族主义、对社会党“叛国”行为的猛烈抨击和对战争胜利的狂热鼓吹为基调。

1916年6月初的一期《意大利人民报》头版,引发了轩然大波。

整个头版印刷着数张高清的、触目惊心的黑白照片!这些照片角度刁钻,清晰地记录了意军在皮亚韦河溃败时的狼狈景象:丢弃的枪支和旗帜、堆积如山的尸体、士兵惊恐万状奔逃的表情、以及德军和奥匈军队胜利进军的场面(这些照片极有可能来自奥托·斯科尔兹内小队的情报收获,通过秘密渠道提供给了墨索里尼)。

巨幅的标题用粗黑的字体写着: 《耻辱!是谁将意大利勇士推向屠宰场?是失败主义的蛀虫!是伦敦和巴黎的傀儡!》

社论由墨索里尼亲自执笔,文笔辛辣,充满愤怒和煽动性:

“看看这些照片!意大利的鲜血在流淌!意大利的荣誉在泥泞中被践踏!而我们罗马的绅士们还在高谈阔论!那些躲在后方、享受着战争红利的社会党蛀虫和无能的将军政客们,正是他们,背叛了前线士兵的牺牲!”

“我们需要不是退缩!不是和平!而是胜利!彻底的胜利!我们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政府!一个能够凝聚整个民族意志、带领我们走向最终胜利的政府!将所有的失败主义者、所有的叛国者清除出去!意大利必须用火焰和钢铁来洗净这份耻辱!”

(林晓:“给大家占卜下未来,墨索里尼非但没有鼓舞士气,反而打了四次败仗,连罗马都丢了。”)

这期报纸如同投入干柴堆的火把,瞬间点燃了舆论!主战派如获至宝,大肆传播这些照片,抨击政敌。

主和派则愤怒地指责墨索里尼泄露国家机密、煽动暴力、是德国人的走狗。

街头对抗日趋激烈。墨索里尼,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凭借这次精心策划的舆论攻击,一跃成为全国瞩目的政治风暴眼,为他日后攫取权力埋下了第一块基石。

意大利,这个同盟国阵营最薄弱的环节,正在从内部加速撕裂。

意大利的混乱局势,立刻被柏林最高统帅部捕捉,仅仅在的里雅斯特港口破坏行动成功几天后,奥托·斯科尔兹内少尉再次被秘密召见。

这次不是在潜艇基地,而是在柏林一间安全屋内。

召见他的是帝国军事情报局的一位高级官员,以及一名来自外交部的特别顾问。

“斯科尔兹内少尉,你在的里雅斯特的行动证明了你的价值。”情报官员开门见山,“现在有一个更复杂、更敏感的任务给你。”

墙上挂起了意大利地图,焦点集中在都灵、米兰等北部工业城市。

“意大利国内的厌战情绪高涨,罢工和骚乱不断。这很好,但还不够,我们需要让这种混乱变得更加…不可控,更加有利于我们的战略目标。”

外交部顾问接口道,语气冰冷,“你的新任务是:带领你的小组,再次渗透进入意大利北部工业区。目标不是军事设施,而是人。”

“人?” 斯科尔兹内眉头微挑。 “是的。两种人。”情报官员解释道。

“第一,工会领袖、有影响力的反战社会主义者。找到他们,‘保护’他们,帮助他们…扩大影响力,让罢工浪潮更猛烈,更持久,必要时候,可以提供资金和一些…‘行动建议’。”

“第二,”他的声音压得更低,“寻找并接触军队中的不满分子,尤其是那些对罗马政府感到失望的中下层军官。”

“试探他们的态度,散播对卡多纳将军和无能政府的不满,我们需要在意大利军队中埋下分裂的种子。”

这是一个典型的“肮脏行动”,旨在从内部瓦解敌人的战争意志。

斯科尔兹内面无表情地听着,眼神锐利如刀。他没有任何道德上的犹豫,只有对任务的绝对专注。

“期限?资源?”他简洁地问道。

“没有明确期限,越快越好,效果越显着越好,资源无限供应,我们会为你提供一切所需的安全屋、证件、资金和联络人。记住,绝对保密,一旦暴露,帝国会否认你的一切存在。”

“明白。” 斯科尔兹内利落地行了个礼,“我会立即开始准备。” 几分钟后,他消失在柏林昏暗的街道中,如同水滴融入大海,准备再次化身为帝国最隐秘的刀锋,刺向亚平宁半岛已然溃烂的伤口。

帝国的战争,早已超越了堑壕和枪炮,在每一个可能的维度上,激烈地进行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