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就职(2 / 2)

然后,他开始了作为省委书记的第一次施政宣示,核心紧扣“继承”与“发展”:

“当前,汉东正处在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此处省略具体政策表述,用省略号代替,避免敏感词)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保持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他强调要继承和发扬历届省委班子,特别是高育良同志留下的好思路、好经验、好作风,同时又要与时俱进,根据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不断地去完善、去发展、去创新。

他的讲话条理清晰,重点突出,既展现了贯彻中央精神的坚定性,又体现了结合汉东实际的本土意识。他没有提出什么石破天惊的新口号,而是强调“落实”、“稳定”、“连续”,这无疑给台下那些担心新官上任三把火、政策剧变的干部们吃了一颗定心丸。

但他也并非全无新意。在谈到干部队伍建设和工作作风时,他的语气明显加重:

“……要旗帜鲜明地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让那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有舞台、有空间、有盼头!同时,也要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整治不担当、不作为、慢作为的现象!我们要的,是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是一支能够带领汉东人民不断开创美好生活的坚强力量!”

这番话,说得铿锵有力,带着一股肃杀之气。台下不少干部心中凛然,意识到这位新书记虽然强调稳定,但绝非庸碌守成之辈,其手腕和决心,恐怕比之高育良有过之而无不及。

最后,祁同伟以一段充满激情的号召结束了他的讲话:“……同志们,新的征程已经开启,新的使命催人奋进。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同心同德,锐意进取,扎实工作,为谱写汉东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汉东人民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

话音落下,雷鸣般的掌声再次响彻整个礼堂,经久不息。这掌声,献给过去,更献给不可预知、但已然由祁同伟主导的未来。

祁同伟在掌声中再次起身,向台下鞠躬。当他直起身时,目光再次扫过全场。这一次,他的眼神更加深邃,也更加锐利。他看到了台下形形色色的面孔:有心腹程度等人难以抑制的激动和崇拜,有吕梁等盟友审慎的支持,有更多中层干部敬畏和顺从的眼神,或许,也有一两张隐藏在人群中、难以捉摸的脸孔。

他知道,这掌声背后,是期待,是观望,是试探,也可能潜藏着未来的挑战者。省委书记的位子,从来不是舒适的沙发,而是需要时刻保持警惕的权力火山口。

大会在程序性的仪式中结束。祁同伟陪同中组部副部长和高育良先行退场。在礼堂后台的休息室里,进行了简短而正式的告别。副部长即将返京,高育良也将直接前往机场,飞赴北京的新岗位。

“同伟同志,汉东就交给你了。”副部长最后握着祁同伟的手说。

“请部领导放心,我一定全力以赴。”祁同伟郑重承诺。

送走副部长,祁同伟转身,面对高育良。两人对视片刻,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复杂的情绪。曾经的师生,后来的政治盟友,如今,是彻底的权力交接。

“老师,您多保重。”祁同伟的声音很诚恳。

“同伟,你也多保重。”高育良拍了拍祁同伟的肩膀,千言万语,似乎都蕴含在这简单的动作和话语中,“汉东……不容易。”

说完,高育良在秘书的陪同下,走向通往机场贵宾通道的专车。祁同伟站在原地,目送着载着高育良的车队缓缓驶离省委大院,直到消失在视线尽头。

当他再次转过身时,省委秘书长和办公厅主任已经恭敬地等候在一旁。

“祁书记,您的办公室已经按照要求准备好了,您看是现在过去,还是先休息一下?”

祁同伟抬头,望向那栋熟悉的省委大楼。此刻,在夕阳的余晖下,这座大楼在他眼中,有了截然不同的意义。它不再仅仅是权力的象征,更是他即将运筹帷幄、发号施令的帅帐。

“去办公室。”祁同伟言简意赅,迈开步伐,向着大楼走去。他的脚步沉稳而坚定,每一步,都踏在通往权力巅峰的红毯上。身后,是一群紧随其后的、汉东权力核心圈的新贵们。

属于祁同伟的时代,从这一刻起,正式拉开了大幕。而帷幕之后,是更加波澜壮阔,也必然更加惊心动魄的篇章。等待他的,不仅是无限的荣光,还有那高处不胜寒的凛冽,以及隐藏在平静水面下的、从未消失的暗流与杀机。但他无所畏惧,因为这条路,是他自己选择的,并且,他已经赢了这至关重要的一局。接下来的,便是如何将这盘大棋,按照他自己的意志,一步步下到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