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厅长的意思是,有人可能试图通过特殊渠道,与我们内部的某些人建立联系?或者,动用非常规手段收集信息?”程度谨慎地确认。
“不排除这种可能。”祁同伟肯定道,“可能是私下接触,可能是技术窃听,也可能是利用某些看似合法的调研、采访作为掩护。所以,你的任务,就是给我建立起一道坚固的‘防火墙’!”
“请厅长指示!”程度挺直了腰板。
“第一,全面升级对关键人员通讯的安全等级。”祁同伟指令清晰,“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和相关核心部门负责人的办公电话、手机、网络通讯,要启用最高级别的加密和反窃听 protols(协议)。定期进行安全检测,排查潜在漏洞。尤其是高书记、我,以及几个重要常委的通讯链路,要确保绝对干净。”
“是!我们最新采购的量子通信密钥分发系统正在部署,预计下周可以完成对核心线路的覆盖。常规线路的加密算法也已按计划轮换。”程度汇报着具体措施。
“第二,扩大信息筛查的范围和深度。”祁同伟继续部署,“不仅要监控公开的网络空间,对某些特定的、非公开的信息交流平台,也要投入技术力量进行关注。重点筛查几个方向:一是与京城特定单位、特定人员有过密联系的本省人员;二是近期与境外有过接触,行为异常的公职人员、学者或商人;三是……所有与沙瑞金时期重点项目、重要决策有关联,目前可能心存不满的人员。”
程度飞快地记录着,祁同伟的指示非常具体,几乎勾勒出了一个需要重点监控的人群画像。这已经超出了传统意义上的安全监控范围,更像是一种针对性的政治情报搜集。
“第三,布建更广泛、更隐蔽的线人网络。”祁同伟压低了声音,“技术不是万能的,很多关键信息在浮上水面之前,只存在于极少数人的私下交谈中。你要动用特殊经费,在关键领域——比如媒体圈、学术界、甚至是一些看似不起眼但消息灵通的社交圈层——物色和发展一批可靠的‘耳朵’。他们要能听到真正有价值的声音,而不是那些过滤后的官样文章。这部分工作,要单线联系,绝对保密,名单只限于你我知道。”
程度感到肩上的担子又重了几分。这意味着他的工作范围从纯技术层面,延伸到了传统的情报领域。但他没有任何犹豫:“明白,厅长。我会亲自物色人选,建立一套绝密的线下信息收集渠道,与我们的技术监控形成互补。”
“最后,”祁同伟的语气带着最后的告诫,“所有这一切,都要在合法合规的框架下进行,至少表面上是这样。技术手段要能做到解释得通,线人网络要更加隐秘,不能留下任何把柄。我们的目的是防范风险,维护汉东的稳定大局,而不是授人以柄。你明白其中的分寸吗?”
“我完全明白,厅长!”程度语气坚定地回答,“所有工作都将以技术安全和情报预警为目的,严格控制在必要范围内,确保政治上的绝对安全。”
“好。我相信你的能力。”祁同伟的语气缓和了一些,“程度,我们现在是坐在火山口上,看似风光,实则步步惊心。这道‘防火墙’能不能守住,关系到我们所有人的前途命运,也关系到汉东来之不易的大好局面。你肩上的担子很重,但这也是组织对你最大的信任。”
“请厅长放心!程度一定竭尽全力,确保万无一失!”程度对着话筒,做出了庄重的承诺。
通话结束。程度放下听筒,靠在椅背上,长长地吐出一口气。办公室内恒定的光线和温度,此刻却让他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祁同伟的指令非常明确,就是要构建一个全方位、无死角的信息监控体系,不仅要防外,更要防内,特别是要防范来自更高层面的“非正常”关注。
他重新将目光投向面前的六块屏幕,那些流动的数据此刻在他眼中有了不同的意义。它们不再是冰冷的信息流,而是战场上的情报,是构筑“防火墙”的砖石。他移动鼠标,调出了几个核心监控列表,开始亲自调整筛查参数和预警阈值。
他首先加强了对几个重点涉外NGo和媒体驻华机构相关人员的通讯分析。接着,他设置了一个新的监控任务,关键词组合包括“沙瑞金”、“汉东调研”、“内部讨论”、“治理生态”等,监控范围覆盖了几个特定的学术论坛和小众的信息分享平台。
最后,他打开一个加密的数据库,开始浏览一份内部掌握的、可能与京城某些特定圈子有联系的人员名单。这份名单上的人,职务有高有低,领域各不相同,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都可能成为外部力量了解汉东内情的潜在“窗口”。程度需要从中筛选出需要重点“关注”的对象,并考虑如何巧妙地安插或激活“耳朵”。
办公室里,只有键盘敲击声和服务器运行的微弱蜂鸣。程度全神贯注,像一个精心编织网络的蜘蛛,又像一个构筑防御工事的工程师。他知道,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已经悄然升级。而他,程度,作为祁同伟最信赖的技术心腹,正站在构建汉东“信息铁幕”的最前沿。这道“防火墙”能有多坚固,将直接决定下一阶段博弈的走向。他必须确保,任何试图窥探汉东内部的风吹草动,都逃不过他的眼睛和耳朵。任何可能威胁到现有格局的“火苗”,都必须被及时发现,并在其酿成大火之前,果断扑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