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驱虎吞狼(1)(2 / 2)

第二步:选择投放渠道。 绝不通过汉东本地的公安或纪检系统上报,那会显得像是地方派系斗争。而是选择一条更高级、更超脱,且对这类“危害国家安全”嫌疑行为拥有天然管辖权和高度敏感性的渠道——国安系统。程度通过多年经营,在国安系统内部有一位“老朋友”,这位朋友立场中立,忠于职守,且刚好负责相关领域的情报汇总。通过这条线,将这些证据“匿名”但又能确保引起重视的方式递送上去。

第三步:确保痕迹干净。 所有材料的传递,不能留下任何与汉东、与祁同伟、程度相关的直接痕迹。使用无法追踪的虚拟渠道,材料内容也经过专业处理,抹去一切可能指向信息来源的元数据。最终呈现出来的,就像是一个“偶然”被某位海外爱国人士或情报员获取,并出于义愤和责任感上报的情况。

第四步:静观其变。 一旦材料进入国安系统的视野,以他们的专业性和权限,自然会启动对赵瑞龙的调查和评估。届时,赵瑞龙就不再仅仅是汉东方面想要处理的问题,而是进入了国家力量的管控范围。他的所有行为,都将被放在放大镜下审视。他那点小聪明,在真正的国家机器面前,根本不堪一击。

祁同伟合上文件夹,沉思了片刻。程度的方案很完善,几乎考虑到了所有细节,特别是“借刀杀人”和“切割干净”这两个核心要点。

“这个‘老朋友’,可靠吗?”祁同伟问到了最关键的一点。渠道的选择,决定了行动的成败和风险。

“绝对可靠。”程度肯定地回答,“他不是我们的人,甚至可能对高书记和厅长您并无特殊好感。但他有一个特点:极度专业,对职责有一种近乎偏执的忠诚。只要他认定赵瑞龙的行为确实存在危害国家安全的嫌疑,他就会毫不犹豫地按照程序上报,并且会全力推动查个水落石出。我们不需要他偏向我们,只需要他忠于他的职责就够了。而赵瑞龙的所作所为,恰好撞在了他的枪口上。”

祁同伟点了点头。利用这种“忠于职守”的力量,往往比利用私交更为稳妥和有效。因为这是阳谋,是基于事实和规则的。

“时机呢?”祁同伟又问。

“宜早不宜迟。”程度果断地说,“赵瑞龙那边随时可能和记者达成交易,我们必须抢在他前面,先把‘定时炸弹’的引信拆掉,或者,干脆把炸弹的控制权夺过来。我建议,二十四小时内,完成所有材料的最终整理和投送。”

祁同伟站起身,走到窗边,撩开窗帘一角,看向外面渐渐亮起来的天空。城市的轮廓在晨曦中清晰起来,新的一天开始了,一场无声的战役也已打响。

“就按这个方案执行。”祁同伟转过身,下达了最终指令,“细节你再完善一下,确保万无一失。重点突出赵瑞龙行为的‘主观恶意’和‘潜在危害’,要让他从一个人人厌恶的纨绔子弟,变成一个需要被严肃对待的‘危险分子’。这把火,我们要点得恰到好处,既要能烧死赵瑞龙,又不能燎到我们自己半点。”

“明白!”程度肃然应命,“我会把握好分寸,让这份‘举报材料’看起来就像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一样,合情合理,却又直指要害。”

“去吧。”祁同伟挥了挥手,“‘驱虎吞狼’,现在,就看我们怎么把这头不知死活的‘狼’,准确地赶到‘虎’的必经之路上了。”

程度不再多言,迅速收拾好茶几上的物品,悄然离开了公寓。

祁同伟独自留在客厅里,阳光开始透过窗帘的缝隙照射进来,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他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但内心深处,却波澜涌动。这一步走出,就再无回头路。赵瑞龙的命运,其实在他决定与境外记者接触的那一刻,就已经注定。而祁同伟要做的,只是顺应这股势,借来一股更强大的力量,将这个注定毁灭的结局,以一种对己方最有利的方式实现。

这,就是权力场上的冷酷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