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京城来的压力(2 / 2)

第一个电话,是中央某综合部门的一位副局长打来的,语气客气但带着不容置疑的关切:“瑞金书记,汉东侯亮平同志的事情,京城这边有些议论。领导让我了解一下,具体情况到底怎么样?要把握分寸,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也要注意保护干部的工作热情啊。”

沙瑞金只能谨慎回应,表示省委高度重视,正在依法依规处理。

紧接着,第二个电话来了,来自某政法口颇有影响力的退休老同志秘书,转达了老领导的“个人关注”:“老领导听说汉东有位年轻干部因为工作方法问题被停了职,很关心。让我转告瑞金同志,培养一个年轻干部不容易,还是要以教育帮助为主,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嘛。”

第三个电话,第四个电话……内容大同小异,但来电的部门和人脉层级,却一个比一个让人心惊。所有这些电话,核心意思都围绕着“关注”、“客观”、“公正”、“保护”,看似中立,实则施加的压力如山般沉重。

沙瑞金放下最后一个电话,靠在椅背上,闭上双眼,感到一种深深的无力感。钟小艾出手了,而且力度不小。这本在他的预料之中,但他没想到会是以这种直接、甚至可以说有些“粗暴”的方式。这简直是弄巧成拙,火上浇油!

果然,几乎就在同时,田国富脸色凝重地推门进来,没有寒暄,直接说道:“瑞金书记,情况不太妙。”

“怎么了?”沙瑞金睁开眼,心中有不祥的预感。

“京城几个电话打来‘关心’侯亮平的事,不知道被谁泄露了出去,现在省委大院甚至都有。有的说,侯亮平背景硬得很,北京直接施压了,省委不敢把他怎么样。有的说,这就是特权思想,犯了错还想用权势压人。更难听的说……说沙书记您也顶不住上面的压力,要妥协了。舆论……对我们很不利啊!”

沙瑞金一拳砸在办公桌上,震得茶杯乱响:“愚蠢!添乱!”

他气的不仅是泄露消息的人,更是钟小艾这种缺乏政治智慧的行动。她以为是在救火,却不知道她泼出去的,是助燃的油!

而与此同时,在高育良的办公室,却是另一番景象。

祁同伟正坐在沙发上,悠闲地品着茶,脸上带着一切尽在掌握的微笑。“老师,京城那边的‘关心’,已经到了。力度不小啊。”

高育良坐在办公桌后,嘴角也噙着一丝冷笑,他轻轻晃动着手中的红酒杯,看着杯中摇曳的液体:“哦?都谁打来电话了?”

祁同伟报了几个名字和部门,然后笑道:“钟小艾这是急昏了头了。她越是这样,就越说明侯亮平心虚,说明他们除了靠背景压人,已经没有别的办法了。她这是在帮我们坐实侯亮平‘特权干部’的形象啊!”

“是啊,”高育良缓缓点头,目光深邃,“她这是在用实际行动,向汉东的干部群众证明,我们之前的判断是正确的。侯亮平之所以敢如此肆无忌惮,就是因为他背后有靠山,有不受制约的特权思想。现在,靠山显现了,特权伸手了。这对于我们来说,是坏事吗?不,这是天大的好事!”

祁同伟放下茶杯,眼中闪过一抹狠厉:“我已经安排下去了,让‘适当’的渠道,把这些京城来电‘关心’的消息,巧妙地透露给几位跟我们关系不错的媒体朋友,还有省委大院里的‘大嘴巴’。我们要让所有人都看看,侯亮平和他的支持者们,是如何践踏组织原则,试图用权力干预司法公正的!我们要把‘程序正义’这面大旗,举得更高!”

高育良赞许地点点头:“同伟啊,你这步棋走得妙。记住,舆论的高地,我们不去占领,敌人就会去占领。现在,敌人不仅把高地让了出来,还主动给我们送来了弹药。那我们就却之不恭了。”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看着楼下院子里稀疏的人影,语气带着一丝胜利者的感慨:“小艾同志还是太年轻啊,不懂得以退为进,不懂得失就是得的道理。她这一通操作,看似施加了压力,实则把侯亮平最后的退路都给堵死了。也彻底把沙瑞金同志逼到了墙角。现在,就算沙书记想高高举起,轻轻放下,也不可能了。汉东的干部们,会答应吗?人民群众,会答应吗?”

祁同伟也走到窗边,与高育良并肩而立,低声道:“老师,看来,侯亮平离开汉东,进入倒计时了。接下来,就是看他以何种方式,比较‘体面’地滚蛋了。”

高育良没有回头,只是淡淡地说:“体面?犯了这样的错误,还想要体面?能全身而退,就已经是沙瑞金能为他们争取到的最好结果了。至于体面……那是留给胜利者的。”

两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京城来的压力,非但没有成为侯亮平的救命稻草,反而成了加速其沉没的巨石。钟小艾在她北京的家中坐立不安,等待着施压后的转机,却不知,她发出的每一道“救援信号”,都化作了射向自己丈夫和政治盟友的子弹。汉东的这盘棋,胜负的天平,因为这一步“昏招”,而彻底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