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省一的决断(2 / 2)

李达康的脸色瞬间阴沉得可怕,他几乎要忍不住开口打断。

但沙瑞金抬手,轻轻示意祁同伟继续。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极难察觉的兴味。

祁同伟打开文件夹,里面没有繁复的文字,只有几页提纲和关键数据。他根本不看稿子,目光坦然地迎向沙瑞金,也扫过在场的每一位常委,开始了他的“表演”。

“根据我们公安机关在事后初步走访和掌握的情况,结合之前接到的一些群众反映,我认为,‘一一六’事件的根源,至少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而这每一个方面,都指向了同一个核心问题——权力的滥用和监管的缺失!”

他语惊四座,直接将问题拔高到了“权力滥用”和“监管缺失”的层面。

“第一,项目决策和推进程序,是否存在严重瑕疵?”祁同伟侃侃而谈,“光明峰项目是省市重点工程,投资巨大,影响深远。但在推进过程中,尤其是在涉及大风厂这类历史遗留问题多、职工安置压力大的地块时,决策是否充分听取了职工诉求?论证是否科学?风险评估是否到位?有没有为了追求所谓的‘速度’和‘政绩’,而忽视了法定程序,忽视了可能引发的社会风险?”

他没有点名李达康,但每一个问题,都像一把刀子,直指李达康主导的光明峰项目的核心。李达康放在桌上的手,已经紧紧握成了拳头。

“第二,官商勾结,权力寻租,是否是酿成悲剧的温床?”祁同伟抛出了更重磅的炸弹,“大风厂的股权纠纷,并非简单的商业矛盾。有大量线索和证据显示,山水集团在获取大风厂土地及其相关权益的过程中,与政府个别官员,特别是与原副市长丁义珍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极不正常的联系!是否存在利益输送?是否存在滥用职权、为不法企业站台撑腰、甚至充当保护伞的行为?正是这种不正常的官商关系,扭曲了市场规则,侵害了群众利益,积累了大量的民怨!这才是矛盾最核心的爆发点!”

他提到了丁义珍,提到了山水集团,将“官商勾结”这个最敏感的问题,赤裸裸地摆在了常委会的桌面上。会场内响起一阵低低的吸气声。高育良的眉头深深皱起,他没想到祁同伟会如此直接地将这个问题捅破。

“第三,”祁同伟的声音愈发沉痛,带着一种发自肺腑的忧患,“我们对基层矛盾的排查化解机制,是否真的落到了实处?大风厂的问题,并非一日之寒。工人们多次上访、反映,但他们的合理诉求是否得到了应有的重视和有效的解决?还是一次次被推诿、被拖延、甚至被压制?直到矛盾积累到临界点,最终以这样一种惨烈的方式爆发出来!这是否也反映了我们某些领导干部群众观念的淡薄,反映了我们社会治理体系的某些环节出现了严重的梗阻?”

他从具体事件,上升到了干部作风和社会治理的高度,每一个问题都直指要害。

祁同伟的发言,数据扎实,逻辑清晰,层层递进,从程序问题到腐败问题,再到干部作风问题,完全跳出了就事论事的窠臼,展现了一种罕见的大局观和深刻的问题意识。

最后,他总结道:“沙书记,各位领导。我认为,‘一一六事件’不是一个偶然的、孤立的事件,它是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社会矛盾的一次总爆发!公安机关在处置上,确有需要总结反思和改进的地方,我作为厅长,绝不回避。但是,如果我们不从根本上解决项目决策、权力运行、官商关系、干部作风这些根子上的问题,那么,今天是大风厂,明天就可能是别的什么厂,可能是别的什么领域!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甚至试图掩盖矛盾、推卸责任,只会埋下更大的隐患!”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坚定地看向沙瑞金,说出了那句在细纲中决定性的建议:

“因此,我郑重建议,省委应以此次事件为镜鉴,成立高规格、权威性的调查组,不仅要彻查事件本身的直接责任,更要深挖细查其背后的项目决策、官商勾结、利益输送等所有腐败问题和作风问题!无论涉及到哪一级的干部,无论涉及到什么人,都要一查到底,绝不姑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吸取教训,杜绝后患,这才是对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也是对汉东未来的发展负责!”

silence。

死一般的寂静。

祁同伟的发言,像一颗投入深潭的重磅炸弹,虽然没有掀起喧嚣的浪花,但那巨大的冲击波,却让在场的每一位常委内心都受到了剧烈的震撼。这不仅仅是一次情况汇报,这是一篇战斗檄文,是一次公开的、旗帜鲜明的站队!他彻底站在了沙瑞金“深化改革、惩治腐败”的旗帜下,并将矛头精准地指向了李达康主导的项目、指向了丁义珍背后的赵家势力!

李达康的脸色已经由铁青转为煞白,他死死地盯着祁同伟,眼神中充满了难以置信和愤怒。他万万没想到,这个他平时并不太放在眼里的公安厅长,竟然敢在常委会上,如此公开地、彻底地否定他,甚至将他逼到了墙角!

高育良的心情同样复杂无比。他既为学生的胆识和见地感到一丝惊讶甚至是不安,又隐隐觉得,祁同伟这番发言,虽然冒险,但却可能意外地契合了沙瑞金的想法。

沙瑞金终于打破了沉默。他没有看李达康,也没有看其他人,只是目光深沉地注视着祁同伟,足足有十几秒钟。那目光中,有审视,有评估,更有一种终于找到了一把锋利战刀的欣赏。

“好!”沙瑞金轻轻吐出一个字,却像重锤般敲在每个人心上。

他环视全场,声音不高,却带着斩钉截铁的力量:“同伟同志这番话,发自肺腑,切中要害!很有见地,也很有担当!”

一锤定音!他肯定了祁同伟!

“如果我们省委常委会,都不敢正视问题,不敢触及矛盾的本质,那我们怎么向汉东的人民交代?怎么向中央交代?”沙瑞金的语气变得严肃起来,“同伟同志的建议很好!我完全赞同!”

他看向组织部长和纪委书记:“国富同志,长城同志,调查组的组建要立即到位,规格要提高,我亲自担任组长!调查的范围,就按照同伟同志刚才提出的方向,不仅要查清事件本身,更要深挖背后的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无论涉及到谁,无论级别多高,都要坚决一查到底!省委要有这个决心和勇气!”

“是!沙书记!”田国富和省纪委书记立刻领命。

李达康像被抽干了力气一般,颓然靠在了椅背上,脸色灰败。他知道,沙瑞金这番话,不仅是采纳了祁同伟的建议,更是彻底否定了他之前的辩解。一场针对他主导的领域,甚至可能将他卷入其中的风暴,已经正式拉开了帷幕。

沙瑞金的目光最后掠过众人,沉声道:“今天的会议就到这里。希望各位同志都能从‘一一六’事件中深刻反思,引以为戒。散会!”

常委会结束了。祁同伟默默地收拾好文件夹,跟在各位常委身后,平静地走出了会议室。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他在汉东的政治棋局中,已经落下了一着足以改变整个局势的险棋。风险与机遇并存,而他,已经做好了迎接一切暴风骤雨的准备。沙瑞金这把最锋利的剑,终于被他亲手递了出去,而剑锋所指,正是他需要扫清的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