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首次交锋(2 / 2)

沙瑞金听得很专注,偶尔在笔记本上记录几句。

“二是全力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这是我们近期工作的重中之重。”祁同伟提高了声调,“我们制定了《执法执勤标准化流程手册》,为一线民警执法提供清晰指引。全面推行执法记录仪等现场执法记录设备的使用,要求处警必开、执法必录,资料全程留痕、可回溯管理。”

他点开一段视频,是执法记录仪拍摄的民警处理一起纠纷的画面。“我们强调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同时,健全执法监督机制,对内,有法制部门审核、督察部门巡查;对外,我们主动接受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上半年,涉警信访投诉量同比下降了d%。”

“三是夯实基层基础,强化社会治安整体防控。我们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警力下沉、警务前移。在全省推广‘一村(格)一警’工作模式,将社区警务室建设成为维护稳定、服务群众的前沿阵地。”他展示了几张社区民警走访群众、调解纠纷的工作照片,“目标是实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

汇报第三部分“服务发展大局”时,他重点谈了优化营商环境的具体措施。“我们推出了公安机关优化营商环境x条措施,比如,简化行政审批流程,压缩办理时限;为重点企业、重大项目提供‘一对一’警务服务,保障其合法权益和正常生产经营秩序。特别是对涉及知识产权保护、破坏市场竞争秩序等犯罪行为,坚决依法严厉打击。”

整个汇报过程,祁同伟语言流畅,逻辑严密,数据详实,案例生动。他始终把握着一个基调:不邀功,不诿过,客观呈现工作,重点突出“变化”和“实效”,尤其是“规范化执法”和“科技信息化应用”这两个沙瑞金可能最关心的点。

汇报结束,会议室里短暂安静了一下。

沙瑞金放下笔,带头鼓掌,与会人员也跟着鼓掌。

“好,”沙瑞金开口,脸上带着赞许的笑容,“同伟同志的汇报,内容扎实,思路清晰,我听下来,感觉咱们汉东公安的工作,有几个突出的特点:一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意识很强;二是注重运用现代科技提升战斗力,这个指挥平台、大数据应用,很有前瞻性;三是抓住了执法规范化这个牛鼻子,体现了法治思维;四是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放在首位,扫黑除恶、基层治理,抓得都很实。”

这是定调子的肯定。祁同伟微微欠身:“谢谢沙书记肯定,这是我们应该做的,还有很多不足。”

“当然,成绩要肯定,问题和挑战也不能回避。”沙瑞金话锋一转,进入了提问环节,气氛稍稍凝重起来。

“同伟同志,你刚才提到扫黑除恶常态化,成绩显着。我想问的是,在打击犯罪的同时,如何确保每一起案件都经得起法律和历史的检验?如何有效防止冤假错案的发生?”这个问题非常尖锐,直指公安工作的核心风险和痛点。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祁同伟身上。

祁同伟神色不变,从容应答:“沙书记,这个问题切中要害。防止冤假错案,是我们公安工作的底线和生命线。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着力:一是强化证据裁判意识,摒弃‘口供为王’的旧观念,全面、依法收集、固定、保存、审查、运用证据,构建完整的证据链;二是深化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要求,主动适应庭审实质化,强化内部法制审核,对重大疑难案件,邀请检察机关提前介入,严把事实关、证据关、程序关和法律适用关;三是健全责任体系,落实案件质量终身负责制和错案责任倒查问责制,形成不敢、不能、不想违法的制度笼子。”

他顿了顿,补充道:“我们近期也在全省公安系统开展典型案例剖析和警示教育,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筑牢思想防线。”

沙瑞金认真听着,缓缓点头:“嗯,制度是关键,思想是根本。要继续坚持。”

他接着问第二个问题:“你刚才提到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企业发展。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严格执法、加强监管,可能会影响经济发展速度,你怎么看‘严格执法’与‘优化环境’之间的关系?”

这是一个带有陷阱的问题,考验政治智慧和辩证思维。

祁同伟略一思索,答道:“沙书记,我认为这是一种误解。严格执法与优化环境非但不矛盾,反而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对一个地方而言,最大的营商环境就是公平稳定的法治环境。公安机关严格执法,打击的是违法犯罪,保护的是合法经营,维护的是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这就像打扫房间,只有把灰尘和垃圾清理干净,才能为守法企业提供清新、健康的发展空间。如果对违法行为姑息迁就,看似‘宽松’,实则是纵容劣币驱逐良币,最终会破坏整个经济生态。我们服务企业发展,是要在法律框架内,提供便捷高效的警务服务,保护其合法权益,而不是在执法上打折扣、搞变通。”

沙瑞金眼中闪过一丝赞赏,显然对这个回答很满意。“说得好!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这个定位一定要准。”

他又接连问了几个问题,包括基层警力配置、从优待警措施、涉警舆情应对等,问题具体而深入。祁同伟均结合实际情况和数据,一一作出了务实、坦诚的回答。有些涉及具体业务的数据,他准确报出;有些需要宏观思考的问题,他也能提出有见地的看法。

整个问答过程,更像是一场高质量的业务研讨。沙瑞金问得犀利,祁同伟答得扎实。会场里只剩下沙瑞金的提问声、祁同伟清晰的应答声,以及笔尖划过纸面的沙沙声。

田国富在一旁默默观察,他发现这位祁厅长与传闻中那个“唯上”、“钻营”的形象相去甚远,展现出的完全是专业、沉稳、思路清晰的实干家气质。

问答环节持续了将近四十分钟。沙瑞金终于合上了笔记本,总结道:“好,今天的调研很有收获。同伟同志,还有公安厅的各位同志,你们的工作做得不错,有思路,有举措,有成效。省委对公安工作是肯定的,也是寄予厚望的。”

他站起身,目光扫过全场:“稳定是基石,平安是福祉。希望汉东公安继续发扬优良作风,深化改革,锐意进取,为谱写汉东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拜托大家了!”

“请省委放心!请沙书记放心!我们一定牢记使命,忠诚履职!”祁同伟带领全体班子成员,肃立应答,声音铿锵有力。

送走沙瑞金一行,祁同伟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关上门,才缓缓舒了一口气。后背的衬衫,已被汗水微微浸湿。这场“大考”,他自认为发挥得不错,几乎完美地呈现了预先设定的所有要点。

但他不敢有丝毫松懈。沙瑞金敏锐的目光和犀利的问题,让他深刻感受到这位新任省委书记的不凡。这仅仅是个开始,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他走到窗边,看着楼下车队驶离,目光变得深沉而坚定。棋盘已经铺开,他必须步步为营,不能有丝毫差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