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星火智能”上下下为了“一年霸主”的目标全力冲刺时,市场的暗流并未停歇,新的阴影正在悄然汇聚。
这天下午,顾北辰正在办公室与市场团队推演一个关键区域的渠道渗透方案,他的助理神色凝重地敲门进来,递给他一份刚刚收到的市场分析简报。
“顾总,您看看这个。海外刚传来消息,一家名为‘Aether’(以太)的科技公司,昨天在硅谷发布了他们的新一代智能家居中枢产品——‘Aether re’。”
顾北辰眉头微蹙,接过简报快速浏览。越是往下看,他的脸色越是严肃。
这家“Aether”公司,之前名不见经传,但此次发布会却声势浩大,邀请了全球顶级的科技媒体和行业分析师。其发布的“Aether re”产品,在宣传上主打“去中心化AI”和“群体智能”概念。
简报中引用了发布会上的技术演示:“Aether re”不再强调单个设备的强大,而是通过一种新型的sh网络协议,让家庭内的每一个智能设备(无论品牌)都能成为一个微型的计算节点,共同构成一个分布式的、具有自我学习和进化能力的“群体大脑”。其演示的多设备协同处理复杂场景的流畅度和智能化程度,令人咋舌。
更让顾北辰心惊的是,简报末尾附上了几家权威科技媒体的初步评测观点,其中不乏这样的字眼:
“这可能重新定义智能家居的架构范式……”
“‘星火智能’的集中式中枢架构,在面对‘Aether’的分布式群体智能时,是否会显得笨重和滞后?”
“技术路线的对决:东方‘星火’与西方‘Aether’,谁代表未来?”
“Aether re……”顾北辰放下简报,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他敏锐地意识到,这绝不是一个普通的竞争对手。对方选择的技术路线,与“星火”坚持的“强大中央大脑+协同终端”的路径,形成了鲜明的、甚至是根本性的对立。这不仅仅是产品的竞争,更是生态和理念的竞争。
而且,对方选择在这个时间点,在“星火2.0”即将发布、“星火3.0”紧锣密鼓研发的当口,高调亮相,其针对性不言而喻。
他立刻拿起电话,接通了刘亚豪的实验室分机。
“亚豪,有个紧急情况,你来我办公室一趟。”
几分钟后,刘亚豪带着一身实验室里特有的、淡淡的焊锡和电路板的味道,快步走了进来。他的眼神还沉浸在某个技术难题的思考中,带着一丝疲惫,但更多的是一种专注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