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夜也难得地表示了赞同:“没错。现在是我们挑资本,不是资本挑我们。有了展会这波势头,我们有底气要更高的估值,也更硬的条款。睿居想吃现成的,哪有那么便宜的事。”
陈默则有些担忧:“可是......拒绝睿居,会不会得罪他们?他们毕竟是行业巨头......”
“怕什么?”韩夜嗤笑一声,“商场如战场,本来就是利益博弈。他们今天可以因为我们有技术而来谈收购,明天也可能因为别人有更好的技术而抛弃我们。打铁还需自身硬。”
刘亚豪点了点头,韩夜的话说到了他心坎上。资本的追捧固然令人欣喜,但他始终保持着清醒。他知道,这一切的基础,是他手中掌握的核心技术,是产品能否真正打动用户。如果为了快速套现而放弃控制权和长远梦想,那和他在实验室里埋头攻坚的初衷就背道而驰了。
在顾北辰和韩夜的协助下,他们重新梳理了融资策略,提高了估值预期,并且明确将“保持团队控股权”和“技术独立发展”作为不可动摇的核心原则。
与此同时,刘亚豪并没有被纷至沓来的资本会谈冲昏头脑。他将具体谈判工作更多地交给顾北辰,自己则一头扎回了研发部。展会上的反馈让他看到了产品在易用性和场景覆盖上还有提升空间。他带领团队开始了新一轮的迭代开发,重点优化用户设置界面,增加更多的自适应学习算法,让系统变得更“聪明”,更“懂”用户。
他的这种专注和定力,再次赢得了团队成员的敬佩,也让顾北辰和韩夜更加放心。他们知道,刘亚豪是“星火智能”真正的灵魂和基石,只要他稳得住,公司的方向就不会偏。
几天后,一个意想不到的消息传来。
苏婉儿所在的“苏科资本”,正式通过官方渠道,向“星火智能”发出了尽职调查和投资洽谈的邀请函。
收到邀请函时,刘亚豪正在测试新优化的传感器融合算法。顾北辰将打印出来的函件递到他面前,脸上带着意味深长的笑容:“看看吧,正主来了。”
刘亚豪接过函件,手指微微有些颤抖。函件的措辞专业而规范,公事公办,没有任何私人情感的流露。但落款处“苏科资本”以及负责人“苏婉儿”的签章,却让这薄薄一张纸重若千钧。
她会以什么样的身份出现在谈判桌上?是那个他曾深深伤害、又立誓要追回的恋人?还是一个冷静、挑剔、只关注投资回报率的资本代表?
“紧张了?”韩夜不知何时凑了过来,戏谑地看着他。
刘亚豪深吸一口气,将函件轻轻放在桌上,眼神重新变得坚定:“没什么好紧张的。无论是谁,‘星火智能’的价值就在这里。用产品说话,用实力说话。”
他知道,这或许是比面对睿居更加艰难的一场“考试”。但他无所畏惧。他甚至隐隐有些期待,期待让她亲眼看到,他刘亚豪,正在如何一步步地,践行他那晚的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