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
“可行性评估做了吗?”
“初步做了。”
“想让我投多少?占多少股?”韩夜的问题一个接一个,精准而直接,瞬间将对话拉到了商业谈判的层面。
刘亚豪早有准备,报出了一个他经过反复核算、自认为比较合理的数字和股权比例。
韩夜在电话那头嗤笑了一声,语气说不上是嘲弄还是别的:“刘亚豪,你这胆子还是不够大啊。就这点盘子?够干什么?塞牙缝吗?”
刘亚豪的心沉了一下。
但韩夜接下来的话,却让他愣住了:“钱,我可以投,比你刚才说的数,翻个倍。人脉,我也可以给你牵线。但是,我有一个条件。”
“什么条件?”
“我要占股百分之十五。”韩夜报出一个数字,比刘亚豪预想的要高,但并非不能接受,“而且,公司的法律、财务这块,得用我指定的人。不是信不过你,是信不过你这愣头青容易被人坑。怎么样?干不干?”
刘亚豪几乎没有犹豫:“干!”
韩夜那边似乎愣了一下,随即笑了起来,这次的笑声里带着几分真实的愉悦:“可以啊刘亚豪,总算有点魄力了!行,这事我韩夜掺一脚!记住了,咱们这是合作,是投资,别跟我提什么借不借的,俗!”
挂掉韩夜的电话,刘亚豪感觉自己的手心全是汗,但心脏却在胸腔里有力地跳动。最后,他拨通了陈默的号码。
陈默的电话背景音比韩夜那边还吵,他似乎正在某个夜场玩得正嗨,接到刘亚豪电话很是意外:“姐夫?!太阳打西边出来了?你居然主动给我打电话!”
刘亚豪言简意赅地重复了自己的意图。
陈默在电话那头嗷嗷叫了起来:“创业?!开公司?!牛逼啊姐夫!带我一个!必须带我一个!钱我虽然没夜哥和北辰哥多,但我也能凑点!算我一股!以后哥们儿出去也能吹牛逼,说自己是科技公司股东了!”
他的反应简单直接,充满了江湖义气般的热情,甚至没问具体要投多少钱,占多少股。
刘亚豪心中暖流涌动,他郑重地对陈默说:“好!算你一股!具体情况,明天我们和北辰、韩少一起详谈。”
放下手机,刘亚豪靠在椅背上,看着窗外漆黑的夜空,久久无言。短短半个小时,他完成了人生中或许是最重要的一次“融资”。没有复杂的谈判,没有苛刻的条款,有的只是兄弟之间毫无保留的信任和支持。
他们不说“借”,只说“合作”,是“投资”,是“合伙”。他们用最直接的方式,维护了他那点可怜又脆弱的自尊,也给了他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勇气和底气。
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他不再是为别人打工的技术员,也不再是依附于合作框架的参与者。他是创业者,是这家即将诞生的、凝聚了他和兄弟们心血与期望的公司的,联合创始人之一。
前路依旧未知,挑战只会更多。但他身后,站着他的兄弟。
这感觉,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