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意外访客(1 / 2)

兄弟酒局的第二天,刘亚豪带着些许宿醉的头痛和满心的温暖,重新投入了生活。家庭的压力依旧存在,情感的迷惘并未消散,但心态已然不同。他知道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他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寻找解决经济困境的方法上。除了常规的兼职,他开始更积极地留意一些与专业相关的项目外包机会。同时,他和顾北辰的智能家居项目,在经过与顾氏技术团队的交流后,也有了新的突破方向。

这天,他和顾北辰在实验室里,针对低功耗模式下传感器数据采集不稳定的问题,进行新一轮的攻关。这个问题困扰了他们很久,是影响产品实用性的关键瓶颈。

刘亚豪几乎住在了实验室,反复查阅文献,仿真各种算法,尝试不同的硬件组合。顾北辰也陪着他一起熬,负责宏观的架构调整和资源协调。

“还是不行吗?”顾北辰看着屏幕上再次失败的测试数据,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

刘亚豪盯着电路板,眼神专注得可怕,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敲击着节奏,这是他陷入深度思考时的习惯。“传统的休眠唤醒机制开销太大,我们需要一种更‘聪明’的异步触发方式……”

他脑海中闪过之前与顾氏cto交流时提到的一个边缘计算的概念,又结合最近看的一些关于仿生传感器的最新论文,一个大胆的想法逐渐成形。

“北辰,如果我们不追求所有传感器时刻保持高频率采样,而是设计一种基于事件驱动的异步采样机制呢?”刘亚豪猛地抬起头,眼睛亮得惊人,“就像生物的神经末梢,平时处于低功耗静息状态,只有当特定刺激(事件)达到阈值时,才触发局部的高精度采集和信号上传……”

他快速地在白板上画出示意图,讲解着他的构想。核心思想是让每个传感器节点具备初步的边缘计算能力,能够自主判断何时需要“醒来”进行精细工作,而不是被动地等待中央处理器的指令,从而极大地降低系统整体的待机功耗。

顾北辰听着听着,脸上的疲惫渐渐被兴奋取代:“异步事件驱动……边缘智能判断……亚豪!这个思路太棒了!这完全跳出了现有的框架!”

两人立刻投入到了新方案的设计中。刘亚豪负责核心算法和底层驱动,顾北辰负责系统架构和协议设计。实验室里再次充满了激情澎湃的讨论和键盘敲击声。

这一次,灵感女神似乎格外眷顾。新的方案在仿真中表现出了惊人的效果,待机功耗降低了惊人的70%,而事件触发的准确率和响应速度都达到了预期。

“成功了!亚豪,我们成功了!”当最终测试数据出来的那一刻,顾北辰忍不住用力拍了拍刘亚豪的肩膀,脸上是难以抑制的喜悦。这个突破,意味着他们的项目在技术上拥有了真正的核心竞争力!

刘亚豪也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紧绷了许多天的神经终于放松下来,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纯粹的笑容。这种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努力攻克难题带来的成就感,是任何东西都无法替代的。它极大地冲淡了来自家庭和情感上的焦虑,让他重新找回了自信和价值感。

“我马上整理技术文档,申请专利!”顾北辰兴奋地说。

“嗯!”刘亚豪重重地点了点头。他知道,这个技术突破,不仅意味着项目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也意味着他距离经济独立、距离实现自身价值的目标,更近了一步。

就在两人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时,刘亚豪的手机响了。他拿出来一看,是一个陌生的本地号码。

他有些疑惑地接起电话:“喂,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