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王爷何不自荐(1 / 2)

裴织阑一再迫近,那双笑意盈盈的眼睛仔仔细细地盯着,仿佛要望进他的心里去。谢却陵无处可逃,大脑一片空白,平日里的引经据典、品茗之道全都忘到了九霄云外。

“清、清冽……甘、甘醇……”他几乎是凭着本能,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干巴巴的词。

“还有呢?”裴织阑显然不满意,指尖在他下巴上轻轻挠了一下,像是在逗弄一只紧张过度的猫。

谢却陵揪着衣服的手加深力度,几乎是脱口而出:“还、还有……回味悠长!”

裴织阑终于忍不住笑出声来,她松开了手,直起身子,眼中满是得逞的狡黠:“王爷这般夸奖,外祖母应是会欢喜,臣妾定会据实转告。”

压力骤然消失,谢却陵松了一口气,下意识挺直背脊,坐得更板正。他手忙脚乱地端起那杯已经被裴织阑放回桌上的茶,看也不看就猛灌了一口,差点被呛到。

“王爷既觉得茶好,那便多用些。”裴织阑的心情极好,她好整以暇地欣赏着谢却陵无措的模样,慢悠悠地拿起自己方才端来的茶壶,又给他斟了半杯。

她的目光转而放在那份写着临泉二字的公文上,状似无意间看过去:“臣妾的外祖母便是临泉县人呢,可是临泉县出了什么事?”

“临泉县隶属于岱东与江南毗邻,临泉县的山匪不同于别处,朝廷几次派兵围剿无果,很是狡诈奸猾。陛下想从大皇子和二皇子之中挑选一个去剿匪。”谢却陵拿起那份公文铺陈开来,上面密密麻麻写着他对此事的看法。

裴织阑的指尖在谢却陵喝过的茶杯边缘摩挲,看向谢却陵的时候无比正经,语气中是认真:“王爷,何不向陛下自荐,此行由您去。”

既然谢却陵想做纯臣,那也得是有权柄的臣子,她要争,她要为谢却陵和自己谋一条路。

谢却陵闻言,猛地抬起头,眼中满是惊愕:“此事非同小可,陛下意在考察两位皇子,本王贸然插手,恐有不妥。”

“临泉县地形复杂,山匪熟悉地利,强攻绝非上策。需得智取,需得安抚民心,断其根基。大皇子太过求稳,只恐拖得越久便越是耗时耗力。二皇子或许会兵行险招,但他真的会顾及无辜百姓吗?王爷此去,是为民。”裴织阑低头与谢却陵的视线相交,她的眼中只有坚定和势在必得。

剿匪安民,是地方大患,亦是臣子之责。她在赌,赌谢却陵纵使不争名利,却总会为民生多思一二。

窗外起风了,吹动裴织阑的发丝,吹动谢却陵的衣摆。他们对视了许久,久到墨七和辨玉坐在廊下聊过了一轮话题。

最终是谢却陵开口打破僵局:“王妃所言,本王会慎重考虑。陛下未必会允准,但本王会勉力一试。”

“说起来,臣妾也好久不曾回外祖家看望外祖母了呢。若王爷得陛下旨意,可否捎带臣妾一程?”裴织阑不提要跟他一起去剿匪,可离开了京城,谁知道她去的是江南还是临泉县。

谢却陵的目光自始至终没有从裴织阑的脸上移开过,裴织阑的期待尽数落在他的眼底。

“若陛下当真允了,便是顺路的事情,你同去倒也省了路上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