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短暂的混乱中,萌主因为“指令”未被及时响应,产生了一丝不耐烦。他见挥手无效,小嘴一瘪,带着点小情绪,更用力地朝着萤火虫群“哈!”地喊了一声,同时灵蕴随着这小脾气波动了一下。
这原本只是孩子气的举动,但在沉浸式幻境中,结合他那特殊的灵蕴,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那些由仙力构成的幻影萤火虫,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推动,不再是按照既定路线飞舞,而是骤然汇聚成一股光流,如同被磁铁吸引般,主动飞向了萌主的小手,绕着他的指尖盘旋,光芒大盛,比预设的效果炫目数倍。
“咦?”萌主看着主动飞过来的光流,破涕为笑,觉得这比傻傻地唱歌好玩多了。他得意地晃动着小手,指挥着光流上下飞舞。
众仙官目瞪口呆,幻境程序没这设定啊。这是小殿下自己“改戏”了?
婉蓉心中一凛,立刻意识到是孙儿的灵蕴在无意识间影响了幻境的运行。她连忙示意调控仙官:“稳住!顺势而为!将错就错,引导光流指向仙晶方向!”
仙官得令,赶紧调整程序,让萤火虫光流“恰好”飞向宝藏埋藏点。萌主见光流飞走,自然地被吸引着跟了过去,顺利找到了“七彩仙晶”,皆大欢喜。
但这小小的“意外”,却暴露了一个关键问题:在“沉浸式”体验中,萌主不再是被动观看者,而是参与者。他的情绪、意愿甚至无意识的举动,都可能直接干预“剧情”发展。所谓的“绝对控制”,在萌主灵蕴面前,变得脆弱不堪。
首次体验结束后,萌主对“仙灵谷”念念不忘,显然非常喜欢这种能“亲身参与”的感觉。婉蓉却心情复杂。成功吸引了孙子固然好,但这“互动式”体验的风险,远比“观看式”大得多。今天只是改变萤火虫的轨迹,明天若是他突发奇想,要“打败怪兽”或者“飞天遁地”,这幻境该如何收场?
她下令对幻境系统进行升级,增加更多“柔性引导”和“应急预案”,务必确保剧情走向始终在安全框架内。同时,严格控制体验时间和频率,避免孙儿过度沉浸。
而萌主,则彻底爱上了这个“可以自己玩”的“新游戏”。他的灵蕴在体验过程中变得异常活跃和敏锐,仿佛在学习和适应这种“影响环境”的方式。他甚至开始期待下一次的“仙灵谷之旅”,小脑袋里或许已经在琢磨,下次该怎么“玩”出新花样了?
AI儿子记录:【沉浸式体验模式开启。效果:显着提升萌主参与度与灵蕴活性。风险:高(萌主自主行为不可预测性增大,易导致剧情偏离预设轨道,灵蕴干预程度加深)。建议:加强幻境系统容错性与引导算法,严格限制体验强度。】
婉蓉站在瑶池边,看着孙子熟睡的小脸,心中忧虑与希望交织。这条“疏导”之路,如同在刀尖上跳舞,每一步都需万分谨慎。下一次“仙灵谷”开放,能否平安顺利?萌主这“片场即兴发挥”的爱好,又会给天庭的“特效团队”带来怎样的“惊喜”与“惊吓”?
远在弱水桥的刘大锤,打了个大大的喷嚏,迷迷糊糊地翻了个身,完全不知瑶池之内,一场围绕他孙子的“大型沉浸式互动戏剧”,已然拉开了惊心动魄的序幕。而萌主,这位天庭唯一的“VIp体验官”,正摩拳擦掌,准备着他的下一次“导戏”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