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特效团队在渲染某场御剑飞行戏时,电脑参数莫名地更偏向于增加剑光的“流线型”和“速度感”,使得成品比原设计看起来更飘逸迅捷。
又比如,剪辑师在处理一场群仙法术对决时,下意识地多保留了几个展现法术光华璀璨、爆破效果更具冲击力的镜头。
再比如,配乐师在为一段修炼突破的戏份配乐时,灵感突发,加入了一段更空灵、更富有神秘韵律的间奏,使得氛围提升。
这些变化极其细微,单独看毫不起眼,甚至会被归功于制作人员的“灵光一现”或“技术优化”。但集腋成裘,当整部剧的后期环节都受到这种难以言喻的“审美加持”时,最终呈现的效果便产生了质的提升。《九霄云歌》的后期画面显得更加精美、动作更加流畅、特效更加炫酷、意境更加空灵,整体观感上了不止一个台阶。
观众们惊喜地发现:“咦?感觉最后几集特效经费在燃烧啊!”“这打戏,这光影,比开头还牛!”“配乐绝了,鸡皮疙瘩起来了!”《九霄云歌》的口碑再度暴涨,被封为“仙侠剧特效天花板”、“审美在线”的典范。凌云澈、苏婉音等主演的职业生涯借此再攀高峰。
无人知晓,这“审美的微调”,源自一位天庭小观众隔着结界的“远程意念加持”他虽看不到成片,但他“想要看更酷炫仙侠剧”的强烈意愿,却无形中拔高了人间制作团队的“天花板”。
瑶池内,婉蓉对这一切毫无察觉。她只发现孙儿近几日似乎安静了些,虽然对“安全剧”依旧不感冒,但也没再闹着“看打”,灵蕴波动也趋于平缓。她误以为是自己的“疏导”起了效果,或是孙子暂时失去了兴趣,稍稍松了口气,督促制作团队继续研发“更具吸引力的安全内容”。
而远在弱水桥的刘大锤,自然更不知情。他每日对着浑浊的弱水长吁短叹,怀念着瑶池的仙果和孙子的闹腾。
AI儿子默默记录:【检测到萌主能力新应用模式:‘审美偏好共振影响’。触发条件:特定内容需求未被满足+持续信号搜寻+下界相关愿力峰值。效果:对下界文化产品后期制作环节进行极细微的审美倾向性优化。特点:间接、隐蔽、效果累积显现。风险:低(目前影响限于技术层面,未直接干预因果)。建议:持续观察,警惕影响范围扩大。】
萌主追剧的愿望,以这样一种“曲线救国”的方式,得到了部分满足。他无形中成了《九霄云歌》的“荣誉后期艺术顾问”(虽然他自己都不知道),而人间观众则享受到了更精良的视觉盛宴。
婉蓉的“安全剧”计划暂时稳住了局面,但根本矛盾并未解决,萌主的审美在成长,口味在变刁。一旦人间没有合适的“仙侠愿力”供他“共振”,或者他的需求升级到“安全剧”完全无法企及的程度,这脆弱的平衡还能维持多久?
下一次,当萌主渴望“更激烈的剧情冲突”或“更复杂的角色关系”时,他这“远程审美加持”的能力,又会给人间娱乐圈带来怎样意想不到的“提升”呢?
刘大锤在弱水桥打了个喷嚏,莫名觉得,自己好像错过了什么精彩的事情。而瑶池的仙官们,正在为如何让“小剑仙”的御剑术看起来既安全又“稍微帅那么一点点”而绞尽脑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