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这条很真实!很好!”导演迟疑了一下,竟然认可了这条意外的拍摄。
赵铭偷鸡不成蚀把米,在众人怪异的目光中灰头土脸地爬起来,气得脸色铁青。
陈烁则一脸茫然,仿佛被幸运之神眷顾。
无人知晓,万里之外的天庭瑶池,某个小祖宗刚刚完成了一次无意识的“远程NG重拍”。
瑶池内,刘大锤还在唾沫横飞地讲着“小神仙智斗坏蛋”的下半场,完全不知道自己刚才的“手动干预”已经造成了人间片场的戏剧性反转。
而萌主,因为亲手推开了“坏蛋”积木,感受到了“帮助好人”的快乐,灵蕴愉悦,觉得爷爷的故事比以前更好玩了,缠着要继续。
刘大锤见孙子喜欢,讲得更起劲了,故事也越来越“复杂”,开始涉及“误会解开”、“真相大白”、“浪子回头”等更曲折的情节。他甚至还加入了“观众反应”的模拟,自己扮演欢呼的群众:“哇!小神仙好厉害!大家都鼓掌!”
萌主听得入迷,也跟着拍手,咯咯笑。
这些更复杂的“剧情设定”和“观众期待”,再次被萌主的灵蕴捕捉、吸收。
人间,几天后。那个使坏的赵铭,因心术不正,在另一个剧组故技重施时,使用的劣质道具突然失灵,不仅没害到人,反而把自己搞得狼狈不堪,过程还被一个临时工用手机拍下,无意中传到了网上,瞬间引爆舆论!其“业界毒瘤”的行径曝光,遭到全网抵制,资本迅速撤离,彻底凉凉。
而踏实演戏的陈烁,则因为上次“意外”展现的扎实功底和敬业态度,被一位知名导演看中,邀请他出演一部正剧的男二号,事业迎来转机。
这两件事看似独立,却在时间点上与刘大锤的“脑补小剧场”高度吻合,尤其是赵铭的“自食恶果”和陈烁的“伯乐赏识”,完美契合了刘大锤故事里“恶有恶报”、“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套路。
刘大锤通过仙网(偷偷恢复了一点信号,只敢看文字新闻)看到这些“巧合”,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
“我靠!我讲的故事成真了?”他捂着狂跳的心脏,看着怀里正听得津津有味的孙子,一个荒诞而惊人的念头浮现:“难道孙儿他能把我编的剧本,在人间实现?”
这个想法让他既恐惧又兴奋。恐惧的是,这能力太逆天,风险巨大。兴奋的是,如果他能“编写”出更完美、更“正能量”的剧本,那岂不是能间接“导演”人间的娱乐圈,让好人得好报,让恶人受惩戒?
他不敢再往下想,但那份“编剧”的冲动,却如同野火燎原,难以遏制。
从此,刘大锤的“脑补小剧场”内容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他不再单纯讲刺激的故事,而是开始有意识地“构思”一些情节:比如,被压榨的新人如何遇到贵人;比如,抄袭者如何被当众揭穿;比如,过气艺人如何凭借真诚再度翻红。他讲得更加投入,更加“细节化”,仿佛真的在创作剧本。
萌主听得懵懵懂懂,但很喜欢爷爷讲故事时那种专注和时不时引导他“帮忙”(比如拍拍手代表“揭露真相”,比如点点头代表“原谅”)的互动模式,灵蕴在不知不觉中,似乎也在适应和“学习”这种基于故事的因果干预模式。
瑶池内,仿佛成立了一个无形的“天庭编剧中心”,刘大锤是那个喋喋不休的“主编剧”,而萌主,则是那个拥有最终拍板权和实现能力的“总导演兼特效师”。
婉蓉起初并未察觉异常,只觉得刘大锤讲故事的水平似乎提高了,孙子也很爱听,便未加阻止。但她偶尔会感到一丝极淡的、带有“剧情完成度”意味的因果波动从孙子身上散出,没入虚空,心中隐隐有些不安,却抓不住头绪。
AI儿子默默记录:【检测到萌主灵蕴新增‘叙事逻辑干预’模式。输入源:刘大锤的口述故事。干预方式:将故事中的情节逻辑与角色命运映射至下界相关因果线,进行微调。风险:高(叙事逻辑与现实因果存在偏差风险)。建议:监控故事内容,避免复杂叙事输入。】
刘大锤沉浸在自己的“创作”中,看着人间娱乐圈似乎正朝着他“剧本”里“邪不胜正”的方向悄然变化,一种“幕后黑手”(好的那种)的成就感油然而生。他甚至开始偷偷记录自己的“故事大纲”和对应的“人间反馈”,俨然一副资深策划的模样。
他却不知道,他这种“编戏”行为,正在将萌主的能力引导向一个更加复杂、也更加危险的领域。当萌主不再满足于被动听故事,而是开始对“剧情”有自己的“想法”和“偏好”时,当“编剧”和“导演”的意见产生分歧时,又会发生什么?
而人间那些被“安排”了命运的明星们,此刻正为自己的“好运”或“厄运”寻找着各种合理的解释,丝毫不知,有一位天庭的“老编剧”和一个“小导演”,正拿着无形的剧本,注视着他们的悲欢离合。
命运的舞台,灯光已然亮起。只是,剧本的署名处,是一片空白,还是即将填上“刘大锤(编剧)、萌主(导演)”的字样呢?
刘大锤看着窗外云海,搓了搓手,低声自语:“下一集,该讲个什么故事好呢?是顶流隐婚生子的秘密?还是资本大佬的洗钱内幕?得挑个有教育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