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九两金 > 第6章 霍华德

第6章 霍华德(1 / 2)

办公楼矗立在工厂区中央,是一栋非常显眼的三层砖楼,在坡屋顶的大磨坊旁边,陈九仰头望着三楼窗口飘出的烟雾,随后又把帽檐压得更低。

威尔逊的文明杖在台阶上停下,带路的守卫冲门外持站岗的守卫扬起下巴:“圣佛朗西斯科《纪事报》特派记者,找霍华德先生专访。”

“专访?”红脸守卫用枪管顶了顶帽檐,“今早劫案消息传来后所有行程都取消了。”

“所以才是独家。”

威尔逊看了眼带路守卫递过来的眼神,立刻明白,变戏法似的摸出张美钞塞进守卫口袋。

陈九刚要抬脚,长枪的冰冷枪口已抵住他胸口。

“黄仆留在外面。”

红脸冲石阶旁努嘴,“在那边等着。”

威尔逊朝陈九挤出个笑容,比了个手势。他看见陈九垂在身侧的右手食指微微抽搐,却仍旧一声不吭地去一边蹲上,毫无异色。

————————————

“其实我知道你想采访那些真正的大人物。”

“像斯坦福先生、霍普金斯先生。”

“但你也看到了,这里吵得很,那些董事才不会来这里受罪,霍华德先生管着这里的一切。”

“记者先生,看在钱的份上,我提醒你一句,希望你等下恭敬一点,这是大人物。”

地毯吸没了脚步声。威尔逊数着墙上的铁路规划图经过七道门,终于在标着“主管”的木门前停下。透过门缝飘出的对话让他瞳孔骤缩:

“…那帮饭桶!电报线还没有恢复吗….…”

“我问你呢!”

我付给电报公司每英里八美元的特许费,不是让他们在突发事件里装鹌鹑!

“没有你来干什么!fuck,还有那些该死的记者.....”

“去给《联合报》的编辑塞五十美元,在未获得铁路公司正式授权之前,不要泄露半句铁路事务!包括他妈的劫匪和七万美金的现金丢失,懂吗!”

“还不快滚!”

门突然洞开,穿条纹西装的白人男子差点撞上威尔逊。这人油光水滑的头发梳成标准的中分,一额头的汗,恭恭敬敬地退出去,瞥了威尔逊一眼又头也不回地离去。

守卫也收敛玩世不恭的笑容,小心翼翼地敲了敲门,很快得到滚进来的答复后拉开门小声说了几句。

“啊哈!《纪事报》的朋友!”

霍华德立刻走出门,张开双臂仿佛要拥抱空气。

“请进请进!”

他脸上没有一丝尴尬,像是完全不记得自己刚刚骂完记者。

办公室的桃花心木办公桌摆着铸铁小型火车头模型,墙上挂满了各种照片。

霍华德亲自斟满两杯白兰地:“尝尝看,1865年的窖藏。你们主编卡森先生还好吗?上个月酒会他还说要给工业区留个专栏…”

“是…..是的,卡森主编这次派我来做深度报道。”

威尔逊后颈的冷汗瞬间就下来了,僵硬地笑着接上寒暄,“关于横贯铁路对加州经济的提振作用。”

“还有,对您的专访?”

霍华德的蓝眼珠闪过一丝狐疑,卡森平白无故会给他这么大的好处,这老家伙又准备坑自己什么?

他只是思考了下,旋即被贪婪淹没。

个人专访,这意味着他的名字将随着纪事报的发行传遍金山,这是多么大的露脸机会,绝不能错过!

他起身指了指墙上的巨幅地图,小木棍划过萨克拉门托河:“看这里!我们的新码头能让货物直抵芝加哥,运费降低四成!那些说铁路破坏环境的蠢货根本不懂...”

他身后整面墙被巨幅铁路网地图覆盖,密密麻麻的红线从萨克拉门托河支流辐射向落基山脉。

“您瞧这枚道钉,”

他顺手从桌子上放着的木盒中拈起一根生锈铁钉,“中央太平洋铁路每英里要敲两万枚这样的道钉。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威尔逊先生?”

威尔逊的钢笔悬在采访本上方,迟疑着开口:“意味着…工业奇迹?”

“意味着秩序!”

霍华德突然用道钉划过地图上河沟附近的位置,“从前这里只有沼泽和逃犯,现在呢?每天有六十吨钢轨、成火车皮的枕木、两千名劳工沿着这条动脉开拓荒野!”

他踱到窗前,俯瞰厂区内蠕动的装卸工队伍。

之前建设期间,最危险的山地爆破和轨道铺设大多数由爱尔兰人承担,但很快这些技术就被善于学习的华工掌握,承担了最高的死亡率,爱尔兰裔工人转去负责装卸工作,该分工体系在董事克罗克的管理文件中被明确规范要求。

自从铁路贯通后,这些华工相继被清除出工人队伍。

“这是伟大的奇迹!”

“去年冬天科罗拉多雪崩,整整三车厢面粉困在山坳里。是我们的人用炸药开道,把粮食送进快饿死的采矿镇!”

霍华德转身,“没有铁路,西部的文明之光至少要熄灭一半。”

威尔逊立刻拍手附和,喝了口杯子里的酒,他想起自己的报道,犹豫了下,清了清嗓子:“读者可能更关心劳工待遇的改善。听说贵司最近提高了…”

“啊!说到这个!”霍华德猛地拉开抽屉,掏出一本册子,“我们刚引进普鲁士的工人补偿制度!每个工人都会发放公司的债券,和公司一起发财!”

记者本能地嗅到异常。

用债券抵扣工资吗?好无赖的手段….

他了解过,中央太平洋债券实际售价低至面值的一半,让工人拿着这些债券,想必是按照面值发放了。在他嘴里,竟然成了莫大的荣幸。

他装作漫不经心地翻动册子,内页的“自愿放弃索赔声明”条款用蝇头小字印在页脚。

笔尖在采访本上画出凌乱线条:“真是…开创性举措。不过最近有传言说中国沟发生了…”

“谣言!”

“《萨克拉门托日报》那帮煽动者的话能信?上个月他们还说我们在犹他州用劳工尸体铺铁轨!”

霍华德假装愤怒的脸突然逼近,“您该看看真实数据——华工死亡率比爱尔兰人低五个百分点!”

“因为东方人体质特殊?”

威尔逊脱口而出后立刻后悔。

“你看过那片报道?!”

“太好了,不愧是纪事报的记者,这就是最有力的证据!”

“这是知名学者专门撰写的《太平洋铁路劳工健康研究》,这就是对那些造谣者最有力的反击!”

他缓缓直起身,食指抚过火车模型:“1866年夏天,我在内华达山脉监工。有个广东佬被滚落的圆木压断腿,您猜他怎么着?”

“他爬了整整两英里到营地的医务所,就为了省下公司的担架费!这种坚韧,是上帝赐给文明开拓者的礼物。”

“所以,您会按照真相写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