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板床的缝隙里渗出淡淡海腥气,警铃骤然脆响,将陈九从梦中惊得一跃而起。
他赤脚踩上冰凉的地面,一个踉跄,衣襟已被小哑巴死死攥住,硬生生往门外拖去。那
孩子喉间滚动着幼兽般的呜咽,从声带深处挤出急切而嘶哑的“啊——啊——”。
绕过炼油厂的后墙,浪涛与鼎沸人声混杂着扑面而来。
晨露湿滑了码头的栈道,陈九匆忙套上布鞋,抬眼便见一轮初阳正将海平面劈作两半,金光万道。
海面上,二十余艘渔船顺潮而涌,褪色的旧帆在海风里鼓成饱满的弧度,正朝码头压来。最前方的舢舨上,几个年轻后生正用长长的竹篙谨慎地试探着水深。
陈九在栈道边猛然定住身形,右手下意识地抓紧了湿滑的木栏杆。
“陈当家!”船队里突然传出一声呼喊,
陈九眯眼望去,只见居中那艘双桅船的舵轮旁,站着个穿靛青对襟棉衣的精瘦汉子。那人摘下破毡帽奋力挥舞,露出剃得泛青的头皮。
正是昨日才打过照面的船老大,张阿彬。
不多时,大小渔船依次靠岸。
栈桥的木板在纷沓的脚步下发出不堪重负的“咯吱”声。张阿彬从舢舨船头利落跳下,拨开抢先上岸的汉子挤到跟前,
“陈当家,可还安好?”他声音沙哑,“这些弟兄,都是连夜随潮水赶来的。”
话音未落,陈九身后也走出一群沉默的汉子,手中紧握着步枪与砍刀,警惕地盯着这群不速之客。
无怪他们如此,实在是前些日子留下了阴影。
他身后陆续下船的渔民们瞬间噤了声,
陈九的目光缓缓扫过一张张被海风吹得黝黑皴裂的脸。
裹头巾的妇人把孩子紧紧按进怀里,戴斗笠的男人眼中闪着审视与警惕的光,穿补丁袄子的老妪背着竹篓,里面蜷着个吮手指的婴孩。
几个梳着油亮长辫的后生扛着油布包裹的行李,还有佝偻着腰、挎着藤篮的老人……
“陈当家。”
张阿彬的声音将他从眼前的景象拉回。这船老大今日换了身干净衣裳,显得精神不少。
“二十三条船,七十九口人,最远的星夜兼程,都来了。”
他转身指向正在抛锚的船队,
前面几艘船下来的人慢慢在栈道尽头围成个半圆。
陈九呼出一口浊气,郑重地向张阿彬抱拳行礼。
他真没想到仅一个昼夜的功夫,就已经聚起这么多人,足见张阿彬在这群人中的威望,更见他对陈九等人的信任。
人群中不到二十个青壮,其余多是老弱,他并不在意。
在三藩,青壮大多去了最累的码头和洋人工厂做工,挣得要多不少。剩下从事洗衣、捕鱼等行当的多是老弱。
张阿彬抱拳受了,两人沿着栈道走进捕鲸厂,找了个地方歇息。
警戒的汉子在陈九的示意下撤了,张阿彬船上的弟兄也安心指挥着这群南滩的渔民按序靠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