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择路,借势自蔽——将己身安稳与更高阶的地利相系)
鹿笙心念电转,迅疾定下行止方略。她首先取出了那张需九日周期方能绘制一张的底牌——【衍卦符】。指尖逼出一缕精血,混以混沌丹元,小心翼翼地点在符箓核心:“推演此番‘移步寂灭屏障之域’行止的吉凶祸福。”
符箓无声自燃,清蒙蒙的卦象虚影在她识海中浮现——《弈天筹》同步析辨:
「卦象:坎上艮下,水山蹇。前路险阻,然内爻变动,显‘往蹇来反’之象。意指正向突破困难,反向借险自蔽,反能得庇护。险中藏稳,静中蓄动。」
卦象与《弈天筹》的推演相互印证!这让她下定决心。
接下来是布设疑阵。她沟通识海中的毁灭黑莲,请其分离出一丝极其微弱、但本质极高的、属于“林石”化身的寂灭道韵。她并未简单将此韵残留,而是以《弈天筹》精微拟化其“在轻伤状态下难臻圆满收敛,并随遁逃之远而自然渐淡消散”之态, 如同勾勒一条徐徐淡去的墨痕,将其“铺展”在一条通往石室外部、与“归墟碎片”感应指向背道而驰的繁复路径上。
接着,她才动用几张寻常的神行符与敛息符,以混沌丹元混入微量自身精血(拟化轻伤状态下的气机泄露)进行“污损”,并将其部分激发后的残迹,依循合理的逃遁节奏,布设于伪造路线的几个关键节点。末了,她以巧劲制造了小范围的岩壁剥落,使落石分布呈现仓促遁走时造成的碰撞之效。
这套“气息渐淡,如墨晕水”+“符箓用痕”+“地境互动之证”的组合,意在构筑一个更具欺瞒的“留痕如真”之链,以应对高阶修士的追踪之术。 做完此举,她即刻返归石室核心,状态微有滑落,然眼神沉静。
真正的“方略性转移”开始。
她行至石室东侧岩壁前,“寂灭令”贴近岩壁,全力运转《混沌归元经》,同时以《弈天筹》引导寂灭令,散出一种“同源呼应、祈请准入”的特定波动。
“嗡……”
岩壁内部传来细微震颤。那填充着裂隙、浸润了寂灭道韵的岩质,在更高阶同源力量的呼唤下,如同苏醒般,缓缓地、无声无息地向内融解、收缩,现出了一个仅容一人侧身挤过的、幽深晦暗的入口。一股更为精纯、近乎液态的渊煞之气,混着万物归寂的古老苍茫意境,扑面而来。
鹿笙毫不犹豫,侧身挤入。《弈天筹》辅她将隐匿之效提至绝巅。在她身形全然没入后,身后的岩质缓缓回流,严丝合缝地封堵了入口,一切复归原状。
就在她消失后不及半炷香,一股暴怒的元婴神识如同冰潮般席卷而过,在石室和那条伪造的路径上反复冲刷、辨析,带着凛冽杀意与一丝被那逼真“留痕如真”之链所引动的迟疑……
而此刻的鹿笙,已置身于一个狭小却无比“静谧”的空间。此处寂灭道韵浓郁如实质,形成了天然的感知屏障,对外界探查具有极强的扰阻与隔绝之效。《弈天筹》持续感应着环境:“外扰极重,此地可蔽元婴神识。地势安稳等级:上佳。能量契合度:极高。”
她立刻寻了一处最平稳的方位盘膝坐下,全力运转《混沌归元经》。周遭精纯的同源能量如同百川归海,涌入她近乎干涸的丹府,其效远超外界。她首要之举,便是尽快将状态恢复至足以应对突发、并能支应初步探查的水平。
潜龙,已成功转入由天然寂灭道韵守护的“寂灭暗室”。于危局之中,她以《弈天筹》为方略指引,行疑阵布设与精准转移,非但规避了即时凶险,更将自身置于下一核心要务(探查归墟碎片)的利处。下一步,便是在这绝对安稳的“暂避之所”内,高效恢复,并为接触那个可能蕴藏着终焉之秘的“最终目标”,做足准备。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