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阴煞石带来的力量感如同诱人的毒蜜,令人沉醉。但经脉深处那丝挥之不去的阴冷,又如同一根细刺,时刻提醒着鹿笙其中的危险。她强压下立刻再次汲取煞气的冲动,将那乌黑的石头深深藏匿。冲动是魔鬼,尤其是在这步步惊心的环境里。
“必须找到化解或中和阴寒反噬的方法。”这个念头成了她当下的首要目标。否则,这煞石非但不是助益,反而是催命符。
直接询问或查阅相关典籍?不行。一个杂役弟子突然关心如何化解阴寒之气,太过惹眼,无异于自曝其短。她必须用更隐蔽的方式获取信息。
她的目光再次投向了人群——那些穿梭于各处、交换着零星信息与八卦的底层弟子们。信息碎片往往藏于无心之言中。
接下来的日子,鹿笙在执行各种杂役时,耳朵总是悄悄地竖着。她搬运药筐时,会“无意”靠近那些正在休息闲聊的丹堂学徒;她清理道路时,会放慢速度,听着路过弟子们的交谈;甚至去食堂吃饭,她也会选择一个能听到多张桌子谈话的角落。
她听得杂乱无章:谁和谁结了怨,哪位的师尊又赏了丹药,坊市里哪种材料最近涨价了……大多是无用的噪音。
但她极有耐心,如同沙海淘金。
转机发生在一个午后。她被派往织造坊送一批清洗好的药草布袋。织造坊内,数十架织机嗡鸣,灵丝与凡线交织,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独特的、混合了蚕丝清甜与灵草熏香的气息。
鹿笙低眉顺眼地交卸了货物,正待离开,忽听得角落里两个正在整理丝线的年长女修低声交谈。
“……唉,这次领来的‘冰蚕丝’品相是真不错,灵气足,织入法衣定然防御更佳,就是这寒气也太重了,处理久了,我这老骨头都感觉关节僵痛。”一个揉着手腕抱怨。
“谁说不是呢。”另一个压低了声音,“听说处理这冰蚕丝的核心弟子,都得定期服用‘暖阳丹’化除寒毒,不然修为都得受损。咱们这些外围做工的,也就只能自己熬点‘暖阳草’茶喝喝,勉强驱驱寒气了……”
暖阳草!
这三个字如同惊雷,瞬间劈入鹿笙的脑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