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你不要这么烦我 > 第34章 重回体制内 之 邂逅朱红

第34章 重回体制内 之 邂逅朱红(1 / 2)

奔龙公园位于建宁市南区建设路上,地处市中心繁华地段,前临建设路,背倚建宁市母亲河湘江,是建宁市规划最早、建园时间最长的综合性公园。公园占地面积达32.26公顷(约483.92亩),其中烟柳湖水面面积8.12公顷(118.69亩),森林面积318亩,绿化覆盖率高达85%,年接待游客上百万,是建宁市民休闲娱乐与文化体验的重要场所。

公园前身为抗战时期南迁的南京永利久大化学工业公司烧碱厂的生活配套区域,新中国成立后开始筹建市民公园,1955年建成对外开放,初名“建宁公园”;八十年代末因奔龙山传说更名为“奔龙公园”,并沿用至今。

公园核心景观均源于炎帝神农氏传说。相传炎帝尝百草时曾在此“崩隆山”采药,因误击山崖形成“崩隆”地名,后谐音为“奔龙山”。九十年代初,为纪念炎帝而建的神农阁,成为公园标志性建筑,阁内敬奉炎帝神农氏,是弘扬炎帝文化的重要载体。

神农阁雄踞奔龙山顶,高48米,为九层楼阁式建筑,建筑面积2715平方米。外观融合传统与现代风格,一二层为琉璃重檐翘角,三层以上为方框形结构,顶部为重叠十字脊玻璃盖顶,被誉为“江南第四名楼”。登阁可远眺建宁市区全景及湘江风光,俯观园内林木葱郁、花红柳绿的景致。奔龙公园不仅是建宁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是展示炎帝文化、城市历史与园林艺术的重要窗口。其“自然景观与人文建筑有机融合”的设计理念,以及作为城市绿肺的生态功能,使其成为湘江之畔的璀璨明珠。

李华对奔龙公园并不陌生,那年市政府在公园烟柳湖燃放烟花时,作为当时活动总调度毕主任的助手在公园主任老朱的陪同下走遍了公园的每个地方;后来公司第一个工程项目烟柳湖周边绿化景观改造施工时,李华更是吃住都在公园里。面对如今这个新的工作环境,李华觉得有种亲切的感觉。

公园主任老朱,可以称得上是自己的莫逆之交。李华下海搞公司不久,就按照他的意思重用了他的女儿朱红。李华也将自己的心里认的妹妹小田安排到公园里做临时工。后来朱红离开公司,在一次两人喝酒的时候李华还特意问起老朱,他当时好像也不清楚他女儿为什么走。

这天傍晚,李华来到了神农阁,他早就想好好领略下这个号称“江南第四名楼”雄伟和壮观。站在神农阁顶层,极目远望:湘江像一匹巨大的白涟横亘地眼前,远处河西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即将落山的太阳还恋恋不舍地挂在河西的天幕上,夕阳洒在湘江的水面上,泛起一道道金色的波纹。

李华陶醉了,心中不禁感慨万千:自己这些年从下海创业到重回体制内,一路走来,到处是尔虞我诈、到处是布局与算计、每一步都充满了挑战和不易。面对如此壮丽又平和的美景,他觉得以往的一切都过去了,对也好,错也罢,都无关紧要了,重要的是要珍惜现在的生活,想到这,他坚定了自己为公园发展贡献力量的决心。

正当他沉浸在无尽的遐思中,一个略有些熟悉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李书记,你怎么在这里?”

李华转过身,只见一个女子正微笑着看着他。这女子长发披肩,身材曼妙,穿着得体,正是朱红。

李华微笑着迎上去:“哦,是朱红啊,我来神农阁看看,你怎么也在这里?”

朱红耸了耸肩:“听我爸说你当了我们公园的书记,我来向领导报到呀,李哥,恭喜你啊。”

李华笑了笑:“谢谢,其实我也很感谢你和老朱,当初在公司的时候,你们没少帮我。”

李华想起那年自己给业务部下任务指标时,她急得要哭脸的样子,不由地笑了:“你那时在公司负责业务,我给你这么重的任务,你是不是恨死我了,说不定背后骂我是阎罗王吧”

“哼,我不是完成指标了吗?年底你还表扬我了呢。”朱红笑了笑,接着做个鬼脸说:“李总是不是心疼给我发了这么多奖金呀。”

这话让李华不禁有些莞尔,不由地开怀大笑。

看着李华大笑,朱红摆了摆手:“都过去了,不提那些了。你现在是书记了,以后可要多关照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