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对渔民们使用的帆船、渔具进行了力学层面的分析和计算,甚至尝试用微弱的奥术能量来模拟海风对船帆产生的推力。
对于弥漫小镇的海神信仰,莎娜更倾向于从能量聚合与信息传递的客观角度去剖析。
她敏锐地察觉到,随着老水手们口中那个一年一度“迎潮祭”的临近,笼罩小镇的那股属于海神的信仰之力正日益活跃、高涨,如同正在积蓄力量的潮头,酝酿着某种变化。
从镇民们零散的交谈中,四人逐渐拼凑出“迎潮祭”的完整轮廓。
这是碎礁镇乃至周围所有依海而生的村落最隆重、最神圣的节日。
庆典旨在感恩海神“莫比安”过去一年的庇护与恩赐,并虔诚祈求来年风平浪静、鱼虾满仓。
祭典将在三天后的满月之夜,于镇后那座古老的海神庙宇以及相连的广阔海滩上隆重举行。
届时,会有盛大的游行队伍,将精心挑选的上好渔获、新酿的醇香麦酒、以及用彩带编织的象征性贡品送入波涛之中,并由神庙的祭司主持庄严的祈祷仪式。
“听我爷爷说,早些年祭典正酣时,运气好的话,真能在满月的光华下,望见远海有奇异的光芒一闪而过,甚至能隐隐约约听到……像唱歌一样的声音呢!”码头上,一个年轻渔民神秘兮兮地对莉娅娜低语,眼中充满了对神迹的向往。
“哼,那都是老早以前的事儿喽,”旁边一个正在修补破网的老渔民头也不抬地泼了盆冷水,声音带着岁月的沧桑与一丝不易察觉的失落,“这几年,祭典是年年办得热闹,可那种神迹般的光啊、声音啊……是越来越难瞧着、听着咯。唉……”他长长叹了口气,摇摇头,没再说下去。
这种交织着热切期盼与隐隐失落感的情绪,如同海雾般弥漫在不少上了年纪的镇民心头。
晨隆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丝微妙的信仰波动。
信仰,人心孕育之物,本就并非永恒不变的磐石。
它会随着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甚至人心的浮动而起伏涨落。
第三天黄昏,夕阳将浩瀚的海面浸染成一片醉人的紫金与橘红。
晨隆独立于旅馆二楼的窗边,深邃的目光俯视着下方渐次点亮灯火、为祭典忙碌起来的小镇。
街道上,孩童们正攀上梯子,用会发光的荧光海藻和打磨过的彩色贝壳装饰着门窗,为夜晚增添一份神秘的色彩。
空气中,那股属于海神的信仰之力,此刻如同即将迎来高潮的潮汐,变得前所未有的浓郁、凝聚,带着一种蓄势待发的活力,无声地弥漫在暮色中。
艾拉悄然走到他身旁,声音轻柔:“祭典就在明晚了。”
莉娅娜早已摩拳擦掌,碧绿的眼眸里闪烁着兴奋的光:“终于等到了!不知道这次能不能亲眼见证那些人鱼……哦不,‘海之民’!”
莎娜合上了她手中那块记录着复杂能量模型的书册,冷静地分析道:“根据监测数据,明晚满月升空之时,此地的信仰之力将达到顶峰。如果所谓的‘神迹’与信仰之力有直接关联,那么明晚确实是发生概率最高的时刻。”
晨隆的目光越过小镇鳞次栉比的简陋屋顶,投向那片在暮色四合中愈加神秘莫测、低吟着的墨色海洋。
“静待其变吧。”他平静的声音如同海风拂过,“且看这潮汐般的信仰,究竟能翻涌出怎样的浪花。”
是古老传说在月光下的低语回响,还是失落神迹重临人间的征兆?
一切的答案,仿佛都已潜藏在明晚那伴随着涛声而来的月华之中,亟待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