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古人的智慧 > 第65章 第65集:喘证辨治

第65章 第65集:喘证辨治(1 / 2)

第65集:喘证辨治

秋分刚过,一场夹着冷雨的北风席卷了轩辕所在的部落。风过处,木叶簌簌落满营地,晨起时草叶上凝着薄薄的白霜,连最健壮的猎手也忍不住缩紧了衣襟。可比起寒意更让人揪心的,是接踵而至的咳喘声——先是几个孩童夜里睡不安稳,喉间像塞了团乱草,呼哧呼哧地喘;接着是老人,白日里坐着晒太阳也会突然呛咳,咳得腰都直不起来;没过三日,连青壮年也开始受不住,晨起操练时跑不上半里,就捂着胸口蹲在地上,喘得像拉不动磨的老驴。

营地的篝火旁,巫医握着骨杖跳起了驱邪舞,骨铃叮当作响,浓烟呛得人睁不开眼。可舞跳了三日,咳喘的人却只增不减,连巫医自己也开始清嗓子,眼角泛起红丝。部落首领找到轩辕时,眉头拧成了疙瘩:“轩辕,再这样下去,连狩猎、采集都要耽误了。你看这病……真的是邪祟作祟?”

轩辕正蹲在帐篷外,仔细翻看一个患儿咳出的痰液。那痰色黄而稠,落在地上像块凝固的琥珀,带着隐隐的腥气。他抬头时,见首领袖口沾着些草药渣,便问:“您也咳了?”

首领苦笑一声,捶了捶胸口:“昨夜开始的,总觉得肺里像有团火在烧,一喘气就燎得慌。”

轩辕伸手,指尖轻轻按在首领腕间的“筋节”上。那处是他先前标记的“肺脉”所在,此刻按上去,竟像触到了滚水锅里的气泡,急促而浮乱。他又走到不远处一个咳喘的老妇人身边,同样按了按她的肺脉,这脉象却沉迟得很,像被冻住的溪流,半天才能搏动一下。

“不是邪祟。”轩辕松开手,目光扫过营地中或坐或卧的病患,“是风邪犯了肺,只是这邪气得的不一样,喘法也不同。”

首领不解:“都是咳喘,还能有不一样?”

轩辕起身,指着不远处一个正趴在母亲怀里哭的孩童:“您听他的喘声。”

孩童的哭声被喘息打断,每一次吸气都又急又浅,喉间发出“齁齁”的锐响,像破风箱被猛地拉扯,胸口的皮肤都跟着起伏,连脖颈处的青筋都绷了起来。“这样的喘,声音高,吸气难,是肺里有热。”轩辕解释道,“就像柴草堆被火星引燃,浓烟呛得人喘不过气,得用清凉的法子把火压下去。”

他又引着首领走到那老妇人身边。老妇人的喘声很低沉,呼气时尤其费力,要攒足了劲才能呼出一口气,末了还带着一声悠长的“呃”音,像是寒风穿过破败的窗棂。她咳出的痰是稀白的,像掺了水的米糊,落在地上很快洇开一片湿痕。“她这是肺里有寒,”轩辕说,“好比一口井被冰封住,寒气郁结在里面,气怎么也喘不顺畅,得用温煦的法子把冰化开。”

正说着,一个青年踉跄着跑过来,扶着树干剧烈地咳嗽,咳得浑身发抖,额头上却冒着冷汗。“轩辕大哥,我这喘……又热又冷的,该算哪一种?”

轩辕让他张开口,见他舌苔一半黄一半白,又按了按他的脉,忽快忽慢,像风中摇摆的烛火。“你这是寒热夹杂,风邪刚进来时带了寒,郁在肺里久了,倒生出热来。”他沉吟片刻,“就像湿柴烧火,一边冒烟,一边又有点火星,得先把湿柴扒开,该除寒的除寒,该清热的清热。”

首领听得连连点头:“那该用什么药?我让族人去采。”

轩辕走到营地旁的药草堆前,这是他前几日让弟子们提前采来晾晒的草药。他从中拣出几株叶片细长、气味清凉的植物:“这是黄芩,叶子嚼着发苦,性凉,能清肺热。还有这知母,根像胡须,味甘带点涩,能润着去热,配在一起,治那高喘的热证正好。”

他又拣出几截带着绒毛的根茎,还有几片厚实的叶子:“这是细辛,根辛辣,能散寒;这是干姜,晒得干透了,温性足,煮水喝能化寒痰。给那老妇人这样的寒喘患者用,再好不过。”

至于那个寒热夹杂的青年,轩辕将黄芩、知母和细辛、干姜按比例配在一起,又加了些桔梗——这药的根是空的,能引药上行,直入肺中。“寒热都得顾着,既不能让热邪嚣张,也不能让寒邪滞留。”他一边配药,一边对围过来看的弟子们说,“治病就像调弦,松了不行,紧了也不行,得恰到好处。”

药很快煮好了,热气腾腾的药汤在陶碗里泛着不同的色泽:治热喘的汤是澄黄的,带着清苦的香气;治寒喘的汤是棕红的,散发着辛辣的暖意;而那碗寒热并治的汤,颜色介于两者之间,苦中带着一丝微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