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古人的智慧 > 第40章 第40集:辞别崆峒

第40章 第40集:辞别崆峒(2 / 2)

“不止。”轩辕转身回到屋中,拿起石婆婆的手仔细看,指节处结着厚厚的茧,掌心却有些虚浮,“婆婆年轻时常在河边捣衣,受了太多湿气,这是阴邪积在体内;前几日部落里庆丰收,她连着两夜守在火堆旁看歌舞,又受了燥火。一寒一热,像两条蛇在身子里打架,心自然不得安宁。”

石婆婆听得发怔,半晌才喃喃道:“先生说得是……我这老骨头,经不住折腾了。”

轩辕让苍梧取来前日从崆峒山采的“忘忧草”,又从药篓里找出几株叶片带锯齿的“凉心草”,吩咐道:“忘忧草性温,能驱寒湿;凉心草性寒,可泻心火。你去烧些温水,各取三片,煮成半碗汤来。”他自己则走到石婆婆身后,伸出拇指,按在她后颈的“筋节”上轻轻揉动,“婆婆,跟着我呼气——慢慢吸,像闻花香那样,再慢慢呼,像吹灭烛火……”

石婆婆起初有些僵硬,跟着轩辕的节奏呼吸了几次,肩膀渐渐放松下来,红丝密布的眼睛也慢慢闭上了。等苍梧把药汤端来时,她竟靠在墙上打起了轻鼾,嘴角还微微上扬,像是做了什么好梦。

“先生,这就……好了?”苍梧惊讶地睁大眼睛。

轩辕示意他轻些,将药汤放在灶台上温着:“阴阳就像秤上的砝码,差一点就会歪。她不是真的病入膏肓,只是气乱了。”他看着石婆婆安详的睡颜,忽然想起广成子在洞里说的“气随神动”,“人这一辈子,就像走在平衡木上,心神定了,脚步才能稳。”

日头升到头顶时,石婆婆醒了,一睁眼就说:“我好像……梦见自己躺在槐树下,凉丝丝的,舒坦得很。”她起身活动了一下,脚步轻快了许多,眼睛里的红丝也淡了大半。喝下药汤后,她非要留轩辕师徒吃午饭,端出陶罐里珍藏的野蜂蜜,拌在糙米饭里,甜香漫了一屋。

“先生,您说的阴阳,是不是就像这蜂蜜和糙米饭?”石婆婆边给他们盛饭边问,“光吃蜂蜜会腻,光吃糙米饭会噎,掺在一起才正好。”

轩辕笑着点头:“婆婆说得太对了。天地万物,都是这个理。”

离开石婆婆家时,河畔的老槐树下聚了不少族人,都是听说轩辕能治“心病”来的。有个年轻媳妇说自己总爱发脾气,一怒就头疼;有个猎户说自从上次差点被熊瞎子抓着,夜里总做噩梦,浑身冒冷汗。

轩辕让苍梧在槐树下铺块麻布,自己坐在石头上,一边听族人说病症,一边在地上画着什么。阳光透过槐树叶的缝隙落在他身上,像洒了层碎银。他画的不是符咒,而是一个个简单的符号:太阳代表阳,月亮代表阴;木柴代表肝,火焰代表心,泥土代表脾,金石代表肺,水流代表肾。

“大家看。”他指着这些符号,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朵里,“肝像树,爱舒展,总生气就像树枝被捆住,会疼;心像火,不能太旺,也不能太弱,太旺了睡不着,太弱了没力气……”

族人听得入了迷,连正在河边洗衣的妇人都凑了过来。苍梧在一旁飞快地记录,笔尖划过麻布,沙沙作响,像在抄写一部永远写不完的书。

日头偏西时,轩辕才带着苍梧继续赶路。走了老远,还能听见槐树下传来族人的议论声,像风吹过麦田,沙沙的,充满了生机。

苍梧回头望了一眼,问:“先生,我们这是要回有熊部落吗?”

轩辕望着远方起伏的山峦,木简在胸口微微发烫。“不。”他说,“还有很多地方没去,还有很多道理没弄明白。”他想起广成子最后那句话,忽然明白了“带走的才是该得的”——他带走的不是木简上的字,而是那双能看见阴阳、能听见气血流动的眼睛。

暮色渐浓,山风卷着草木的气息扑面而来。轩辕深吸一口气,脚步迈得更稳了。前路或许还有迷雾,或许还有险滩,但他知道,只要守住心里的那杆秤,再远的路,也能一步步走到头。

欲知轩辕接下来会遇到何种病症,又将领悟怎样的医道?下集自有分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