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古人的智慧 > 第38章 第38集:水火既济

第38章 第38集:水火既济(1 / 2)

第38集:水火既济

洞外的山风卷着松涛掠过石檐,带起细碎的雪沫子,落在轩辕摊开的手背上,凉得像一块刚从溪水里捞起的青石。广成子已在洞内盘膝坐了两个时辰,洞壁上悬挂的松明子燃得正旺,把两人的影子投在刻满星图的石壁上,忽明忽暗,倒像是天幕上流转的星云。

“你看这山。”广成子忽然开口,声音不高,却穿透了洞外的风声。他抬手往洞外指去,轩辕顺着他的手势望去,只见崆峒山主峰如一把利剑直插云霄,峰顶覆着终年不化的积雪,在日光下泛着冷白的光,而山脚下的溪谷里,几株野梅正顶着雪绽放,花瓣边缘被阳光烘得带着点暖红。

“山顶寒如冰,谷底却有花枝暖,”广成子缓缓道,“天地之间,本就有阴有阳。阴者寒,阳者热,可这寒与热,却不是死的。”他转身从洞角提起一个陶罐,倒出两碗水,一碗递给轩辕,一碗放在自己面前,又从火堆里夹起一块燃着的松脂,悬在自己那碗水上方。

松脂的火星子偶尔溅落,在水面上烫出细小的气泡,旋即破灭。不过片刻,碗沿便凝起了一层薄薄的水汽。“这水本是凉的,”广成子指着碗,“被火一烤,便有了热气——阳能化阴。”他又把轩辕那碗水放在洞口背阴处,不过半刻,水面竟结了层薄冰。“这水本是温的,遇了寒气,便成了冰——阴能制阳。”

轩辕捧着自己那碗水,指尖触到碗壁的凉意,忽然想起去年秋天在南方部落遇到的那个妇人。那妇人总说心口像揣着一团火,白天还好,到了夜里便烧得睡不着,舌头红得像熟透的山楂,喝多少凉水都解不了渴。当时他只当是中了暑气,用了些清热的草药,却总不见好,如今想来,莫非是……

“你在想什么?”广成子看出他神色微动。

“晚辈想起一个病人,”轩辕放下碗,语气里带着困惑,“她夜夜心烦失眠,总说心里燥热,可摸她的手脚,却是凉的。这算阴还是阳?”

广成子闻言,从火堆里又取了块松脂,这次却不是悬在水面,而是直接扔进了轩辕那碗结了冰的水里。“滋啦”一声,冰面化开一小块,松脂的火星在水里挣扎了几下便灭了,只留下一圈圈涟漪。“你看,”他指着水面,“火太旺,水太寒,碰在一处,不是火灭,就是冰融,谁也容不下谁。”

他起身走到洞壁前,指着上面一幅刻痕较深的图——那图上画着两条纠缠的蛇,一条通体乌黑,鳞片上带着霜花;另一条浑身赤红,鳞片间燃着火焰。“这是阴阳鱼,”广成子道,“黑鱼的眼睛是红的,红鱼的眼睛是黑的。阴里有阳,阳里有阴,才能流转不息。就像这山,山顶的雪化了,流成溪谷的水,滋养了草木;草木枯了,化作泥土,又垫高了山。若只有雪没有水,山就成了死山;只有水没有雪,溪谷早晚会干涸。”

轩辕的目光落在阴阳鱼图上,忽然心头一亮。那南方妇人心里的“火”,或许是阳太盛,可手脚凉,又是阴太盛?就像广成子说的,火在上面烧,水在到一处?”他急切地问。

广成子没直接回答,而是取来两个石碗。他往一个碗里舀了些山泉,放在火堆边烤着,又往另一个碗里放了块燃烧的木炭,却端到洞口让山风吹着。片刻后,他把两个碗并放在一起:“你摸。”

轩辕伸手去摸,火堆边的水碗温乎乎的,洞口的炭碗已不再烫手,只剩点余温。“火不能太烈,否则水会烧干;水不能太寒,否则炭会熄灭。”广成子道,“人体也是一样。肾属水,藏着阴精,就像山巅的雪;心属火,藏着阳气,就像谷底的花。肾水要能上济心火,心火才不会太旺;心火要能下温肾水,肾水才不会太寒。这就叫‘水火既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