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古人的智慧 > 第20章 第20集:恐伤肾例

第20章 第20集:恐伤肾例(2 / 2)

水烧好了,阿木也捧着一把晒干的艾叶进来。轩辕取过艾叶,用石头臼捣成碎末,又从随身的药囊里拿出一小撮晒干的菟丝子,混在艾叶里,用热水调成糊状。

“嫂子,你抱着他,让他趴着。”轩辕说。

阿木婆娘依言照做,小石头起初有些抗拒,可听着轩辕还在说那只雪白的小兔子,竟乖乖地趴在了母亲怀里,只是小手还是紧紧抓着母亲的衣襟。

轩辕伸出手,轻轻按在小石头的后腰上。那里是肾的位置,隔着薄薄的麻布,能感觉到孩子皮肤下的肌肉还在微微颤抖。他用温热的掌心,一点点揉着孩子的后腰,力道很轻,像春风拂过草地。揉了片刻,他取过调好的艾叶菟丝子糊,敷在孩子后腰两侧,再用麻布轻轻裹住。

“这艾叶能温肾,菟丝子能固涩,”轩辕一边做着,一边轻声解释,“就像给漏水的陶罐糊上泥,让它慢慢不漏。”

阿木和他婆娘听得认真,眼里渐渐有了希望。

做完这一切,轩辕又从药囊里拿出一小包东西,递给阿木婆娘:“这是炒过的芡实和山药,你每天煮成粥给孩子喝,少放些粟米,甜甜的,他应该会喜欢。”

他又转向阿木:“夜里他再哭,你别惊动他,就让嫂子抱着他,在他耳边轻轻哼咱们部落的摇篮曲,就是‘月儿亮,星儿稀’那首。”

阿木连连点头,把轩辕的话牢牢记在心里。

轩辕临走时,又回头看了一眼小石头。孩子已经靠在母亲怀里,眼皮开始打架,后腰敷着药糊,脸上的苍白退了些,嘴角似乎还带着一丝浅浅的笑意,像是梦到了那只雪白的小兔子。

走出阿木家,夜色已经浓得化不开,篝火在远处跳动,像散落的星星。巫祝还在外面等着,见轩辕出来,急忙问:“怎么样?”

“能好。”轩辕的声音很肯定,“恐伤肾,肾气虚则水失固摄,不光要用药,更要安神。”他想起小石头刚才渐渐放松的表情,心里涌起一股暖流。医病不光是用药石,更要用心。那孩子需要的,或许不是多么厉害的咒语,而是熟悉的歌谣,是温暖的怀抱,是有人告诉他“别怕,有我在”。

“我以前总觉得,巫祝的咒语能驱邪,”巫祝望着阿木家的灯光,语气里带着些感慨,“可今天看你这么做,才明白,有时候,人心的恐惧,得用人心来暖。”

轩辕点点头,没再多说。他想起岐伯说的“五志伤五脏”,此刻才算真正明白了几分。怒的时候,肝就像被狂风撕扯的树枝;喜过头的时候,心就像烧得过旺的火堆;思虑太多,脾就像被雨水泡烂的泥土;悲伤过度,肺就像被秋霜打蔫的叶子;而恐惧,就像洪水冲垮了堤坝,让肾这个“水闸”失去了控制。

人这一身五脏,原来这么经不起折腾。可反过来,若能好好呵护,用温言软语安抚受惊的心神,用温热的草药滋养受损的脏腑,它们又能慢慢恢复元气,像春天的草木一样,重新焕发生机。

接下来的几天,轩辕每天都去看看小石头。第一天,孩子夜里还是尿了一次床,但没哭醒;第二天,尿床的次数少了,早上起来还喝了半碗芡实山药粥;第三天,阿木婆娘笑着跟轩辕说,孩子夜里没尿床,还问起那只雪白的小兔子。

到了第五天,轩辕刚走到阿木家门口,就听见屋里传来清脆的笑声。推开门一看,小石头正坐在炕上,手里拿着根木棍,模仿着轩辕的样子,给一只布做的小兔子“把脉”,阿木和他婆娘坐在旁边,笑得眼角都起了皱纹。

见轩辕进来,小石头从炕上跳下来,跑过来拉住轩辕的手,仰着小脸说:“轩辕哥哥,你带我去看小兔子好不好?”他的眼睛亮晶晶的,再也没有了那种恐惧的空洞,像雨后的星星,清澈又明亮。

轩辕蹲下来,摸了摸他的头,笑着说:“好,现在就去。”

阳光从门口照进来,落在两人身上,暖洋洋的。轩辕看着小石头跑在前头的背影,脚步轻快,像只重获自由的小鸟。他想起岐伯说的“肾为先天之本”,这小小的孩子,就像一棵刚发芽的树苗,根系受了伤,只要用心呵护,总能重新扎根土壤,茁壮成长。

而这“恐伤肾”的道理,也像一颗种子,在他心里扎了根。他知道,未来还有更多这样的道理等着他去发现,去理解,去用在每一个需要的人身上。

想知道《古人的智慧》中轩辕如何将这“五志伤五脏”的道理进一步完善,且看下集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