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古人的智慧 > 第31章 外治法合,针砭并用

第31章 外治法合,针砭并用(2 / 2)

轩辕连忙按住他:“不必多礼,好好休养便是。明日再来换一次药,三天后应该就能痊愈了。”他看着青年感激的眼神,又看了看周围族人信服的目光,心中更加确定,外治法的融合确有奇效。

待众人散去,子阳忍不住问道:“先生,今日这般结合,是不是意味着以后外治法都可以这样搭配?”

轩辕沉吟片刻,道:“也不能一概而论。比如痈疮,若先以砭石放血排脓,再敷上清热解毒的草药,最后用艾叶熏烤,或许比单一方法见效更快;但若只是风寒感冒,单用艾灸或热石热敷即可,不必动用砭石。”他拿起桌上的砭石,又看了看草药膏和艾叶,继续道,“关键是要辨清病症,看其需要排毒、解毒,还是温通、散瘀,再选择合适的方法搭配,就像调兵遣将,各司其职,方能取胜。”

子阳恍然大悟:“弟子明白了。就像先生常说的,治病要辨证施治,外治法的结合也要如此。”

“正是这个道理。”轩辕欣慰地点头,“你把今日的案例详细记下来,还要注明每种方法的作用,以及搭配的缘由。以后我们还要多做尝试,看看哪些病症适合哪些外治法的组合。”

接下来的几日,轩辕带着弟子们开始系统地研究外治法的结合之道。他们找来部落中患有各种病症的族人,一一尝试:

有个孩子生了冻疮,红肿发痒,轩辕便先用北地的辣椒秧水给孩子浸泡,待皮肤发红发热后,再涂上西陲的马脂,最后用温热的艾叶熏烤。几日下来,孩子的冻疮便消了,比单用一种方法快了近一半。

有个老者患了膝关节炎,每逢阴雨天便疼痛难忍。轩辕先让弟子用砭石在老人膝盖周围轻轻刮拭,直到皮肤微微发红,再敷上南疆带来的追风透骨草药膏,最后用热石热敷。老者说,这样治疗后,膝盖处又暖又舒服,阴雨天的疼痛也减轻了许多。

还有个妇人因产后受寒,腹痛不止。轩辕没有用砭石,而是直接用艾灸熏烤她的腹部穴位,同时用热石暖着她的腰腹,再让她喝些温热的草药汤。几次下来,妇人的腹痛便好了,气色也渐渐红润起来。

每一次尝试,轩辕都让弟子们详细记录:病症是什么,用了哪些外治法,每种方法的顺序如何,患者的反应怎样,效果如何……医庐的案几上,很快堆满了厚厚的记录,上面画着各种外治法的示意图,标注着搭配的要点。

一日,轩辕整理这些记录时,忽然对子阳道:“我们可以专门设一篇‘外治篇’,把这些方法和搭配之道都写进去。”

子阳眼睛一亮:“好啊!这样以后弟子们学习,就能有章可循了。”

轩辕点头,提笔在一张新的竹简上写下“外治篇”三个字,然后开始逐条梳理:

“砭石者,性寒凉,能放血、排脓、刮拭通络,适用于热毒、瘀滞之症,如痈疮、毒蛇咬伤、关节肿痛……”

“艾灸者,性温热,能温通经络、散寒止痛,适用于风寒、虚寒之症,如感冒、关节炎、产后腹痛……”

“草药膏者,依药性不同,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祛风除湿等功效,可配合砭石、艾灸、热石使用,增强疗效……”

“热石、热布等温热之物,能散寒、散瘀、温通,适用于寒症、瘀症,常与艾灸、草药膏搭配……”

“搭配之要,在于辨证:热毒甚者,先砭石排毒,再敷解毒膏;寒瘀甚者,先艾灸温通,再热石巩固;虚实夹杂者,需兼顾排毒与温通,次序不可颠倒……”

他一边写,一边与弟子们讨论,时不时修改几笔。窗外的阳光渐渐西斜,将他的身影拉得很长,医庐内,笔墨的清香与草药的气息交织在一起,格外宁静。

子阳看着轩辕专注的侧脸,又看了看竹简上渐渐丰满的文字,心中充满了敬佩。他知道,先生不仅仅是在记录方法,更是在构建一套系统的外治理论,而这套理论,将像阴阳五行一样,指导着后世的医者。

轩辕放下笔,拿起写满了字的竹简,轻声念道:“外治法虽异,其理相通,皆为调畅气血、平衡阴阳。合而用之,如众星拱月,相辅相成,此乃外治之妙也。”他念罢,抬头望向窗外,目光悠远,“看来,医道的探索,确实没有尽头啊。”

子阳重重地点头,心中已开始期待,下一次,先生又会有怎样的发现。

想知道轩辕后面会发现什么?且看下一章自有分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