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古人的智慧 > 第245章 复诊偶遇

第245章 复诊偶遇(2 / 2)

壮汉愣了愣,连连点头:“对对!就是那样!先生认识?”

“是商陆!”轩辕的声音沉了几分,指尖在孩子的人中穴上用力掐了掐,“那果子有毒,误食会引动肝风,发为抽搐!”他记得去年编百草图谱时,特意在商陆旁边画了个叉,标注“有毒,茎叶果皆不可食”,没想到还是有孩子误食。

说话间,二弟子已捧着银针盒过来,手抖得厉害,竟差点把盒子打翻。轩辕接过,取了根三寸长的银针,在灯火上烤了烤,对那妇人道:“按住孩子的手脚!”

妇人连忙扑过去按住孩子的腿,壮汉按住胳膊,孩子的抽搐突然加剧,喉咙里发出“嗬嗬”的声音。轩辕定了定神,左手按住孩子的头顶,右手持针,对准“百会穴”快速刺入三分,轻轻捻转。

“先生,这百会穴不是治头痛的吗?”二弟子在一旁看得屏息,他记得《灵枢》里说百会“主头风,眩晕”,从没听说能治抽搐。

“此乃急则治标。”轩辕头也不抬,另取一根银针,刺入“人中穴”,“肝风内动,如同烈火燎原,先刺百会平肝潜阳,人中开窍醒神,能暂压其势。”话音刚落,他又在孩子的“合谷”“太冲”两穴各刺一针,这两穴相配,正是《灵枢》里说的“四关穴”,能疏肝解郁、息风止痉。

四针扎完,轩辕并未停手,而是让三弟子取来半碗清水,用银簪蘸了些,撬开孩子紧咬的牙关,滴了几滴进去。说来也奇,不过片刻功夫,孩子的抽搐渐渐缓了,嘴唇的紫色也淡了些,喉咙里的“嗬嗬”声变成了微弱的呻吟。

“去取绿豆和甘草,各二两,立刻煎汤!”轩辕拔出银针,针尾还沾着些许血丝,他用干净的麻布擦了擦手,“多煮些,要浓的。”

壮汉早已看呆了,此时才反应过来,扑通一声跪下,对着轩辕连连磕头,额头撞在地上“咚咚”响:“谢先生!谢先生救命之恩!我这就去煮绿豆汤!”

“你留下照看孩子,我去。”二弟子说着就往外跑,衣角带起一阵风。

轩辕俯身观察孩子的呼吸,见胸口起伏渐渐平稳,伸手摸了摸他的额头,热度似乎也降了些,这才松了口气,额角已渗出细密的汗珠。他对那妇人道:“商陆的毒攻肝,刚才是肝风妄动,等会儿喝了绿豆甘草汤,能解些毒。但这只是应急,还得开副平肝解毒的方子,连着喝三天。”

妇人泣不成声,只是点头,手轻轻抚摸着孩子渐渐舒展的眉头。医庐里其他候诊的人也松了口气,刚才那孩子的模样实在吓人,有人低声议论:“多亏了先生在,换了别处,这孩子怕是……”

轩辕没理会这些议论,提笔开方:“钩藤五钱,羚羊角一钱(镑),生地黄四钱,白芍三钱,甘草二钱,绿豆五钱,水煎服,不拘时。”写完递给妇人,又仔细嘱咐:“羚羊角要先煎半个时辰,药要温着喝,别放凉。这三天别给孩子吃荤腥,就喝些米粥。”

妇人接过药方,像是捧着什么稀世珍宝,连声道谢。这时二弟子端着一大碗绿豆甘草汤进来,汤色碧绿,散发着淡淡的清苦气。轩辕小心地扶起孩子的头,用小勺一点点喂进去,孩子起初还抗拒,喝了几口后,竟主动张开了嘴。

一碗汤喂完,孩子的眼睛微微睁开一条缝,虚弱地哼了一声,小手无意识地抓住了轩辕的衣袖。那妇人见状,眼泪又掉了下来,这次却是喜极而泣。

壮汉看着孩子转危为安,又想起刚才的凶险,后怕得直抹汗:“都怪我!没看好孩子,让他乱吃东西……先生,那商陆真有那么毒?”

“其根最毒,误食会便血腹痛,果子稍轻些,但孩子脏腑娇嫩,经不起折腾。”轩辕站起身,活动了一下有些发麻的膝盖,“回头把院里的商陆全拔了,根须也要除干净,别再让孩子碰。”他顿了顿,又对在场的人道:“不光是商陆,像曼陀罗、苍耳子这些,看着好看,实则有毒,家里有孩子的,都得留神。”

众人纷纷点头,有个年轻媳妇小声问:“先生,要是不小心吃了有毒的东西,除了喝绿豆汤,还有别的法子吗?”

“若是刚吃下去,可试试用筷子探喉咙,催吐出来。”轩辕答道,“若是腹痛剧烈,可用盐汤灌服,也能催吐。但这些都只是权宜之计,真中了毒,还得来医庐。”他说着,目光落在窗外,只见张老丈不知何时又回来了,正蹲在医庐门口,帮着二弟子把晒在地上的草药往竹匾里收,想必是刚才听到动静,不放心折返回来的。

阳光渐渐升高,透过窗棂照在孩子熟睡的脸上,那抹青紫已褪成淡淡的粉红。壮汉夫妇守在床边,脸上的焦灼被感激取代。医庐里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只有药碾子转动的“咕噜”声,与偶尔响起的咳嗽声交织在一起。

轩辕回到案前,拿起那袋炒黄豆,倒出几粒放在嘴里,嚼着竟有股淡淡的回甘。他想,这医道啊,就像这炒豆子,看似简单,火候、时间、手法,差一点都不行,而最要紧的,是那颗愿意为旁人熬煮的心。

且看下一章情节内容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