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古人的智慧 > 第183章 药圃育苗,亲授技艺

第183章 药圃育苗,亲授技艺(1 / 2)

第183章:药圃育苗,亲授技艺

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尽,医庐前的空地上已响起了簌簌声。轩辕带着二十名新选的弟子站在刚平整好的药圃边,露水打湿了他们的麻布衣衫,却没一人在意——每个人的目光都紧紧盯着轩辕手中的那捧种子,眼里满是好奇与敬畏。

这药圃是按轩辕的亲自规划开辟的,东西走向,正好顺应日照。圃地被木栅栏分成六块,每块地前都插着木牌,上面用炭笔写着“沃土区”“沙质区”“湿润区”等字样。泥土是前几日各部落送来的好土,混杂着草木灰和腐熟的兽粪,踩上去松软透气,还带着淡淡的肥香。

“学医先识药,识药先懂种。”轩辕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到每个弟子耳中。他蹲下身,用手指捻起一把沃土,土粒从指缝间滑落,带着湿润的光泽。“你们看,这土黑而黏,握之成团,触之能散,是种‘参’的好地。参喜肥,怕涝,得种在地势稍高的地方,让雨水能及时流走。”

说着,他从身边的陶盆里取出一些饱满的参籽,籽粒呈扁圆形,外皮黄中带褐。“选种要挑这种颗粒饱满、无虫蛀的,”他把参籽分给弟子们传看,“像这种瘪的、有黑斑的,就算种下也长不好。”

一个名叫阿草的女弟子接过参籽,放在手心仔细端详,又凑到鼻尖闻了闻,小声问:“先生,这参籽要泡过再种吗?我在家种谷子时,娘都会先用水泡一泡。”

轩辕赞许地点点头:“问得好。参籽外皮硬,需用温水泡上一夜,让它吸足水分,出芽才快。但记住,水温不能太高,摸着手心不烫就行,否则会烫坏胚芽。”他转头看向众人,“每种药材的种子处理都不同,这便是今天要学的第一课——辨种、浸种、适地。”

他起身走向另一块地,这里的土色偏黄,颗粒较粗,踩上去沙沙作响。“这是沙质土,”轩辕抓起一把,用力一握,土团立刻散开,“这种土透气,利水,适合种‘芩’和‘知母’这类怕湿的药材。它们的根怕烂,沙质土能让水快速渗下去,不积在根部。”

一个叫石夯的壮实弟子忍不住问:“先生,那要是分不清土性,把参种到沙地里,会怎么样?”他是神农部落送来的弟子,在家种过五谷,对泥土还算熟悉,但面对药材,还是觉得处处是学问。

“轻则长得细弱,重则烂根而死。”轩辕指着远处的山林,“你们看,山里的参都长在腐殖土厚的树荫下,芩却多生在坡地砂石间,这就是它们的性子。种药和识人一样,得顺着性子来,强扭是不行的。”

弟子们听得认真,有几人立刻蹲下身,学着轩辕的样子抓起不同地块的土比较,嘴里还小声议论着。阿草拿出随身携带的竹简和石笔,飞快地记录着,连轩辕说的“握之成团,触之能散”都一字不落地记了下来。

接下来,轩辕又讲解了“苍术”“甘草”“薄荷”等药材的播种要点。讲苍术时,他特意让弟子们摸了摸苍术的种子——细小如砂,黑褐色,带着油性。“这种子小,不用浸种,直接拌上细沙撒播就行,撒完轻轻盖上一层薄土,不能太厚,否则芽顶不出来。”他用手在沙质区划出浅沟,示范着播种的深度,“你们看,沟深刚没过指甲盖,这就是合适的深度。”

讲到薄荷时,气氛活跃了些。薄荷的种子更小,带着淡淡的清香,轩辕让弟子们每人取一粒放在手心:“薄荷喜湿喜阳,要种在湿润区,浇水要勤,但也不能积水。它长得快,落地就能生根,你们要是不小心掉了种子在圃边,说不定过些日子就长出小苗来。”

石夯听得兴起,拿起一把薄荷种子就要往湿润区撒,却被轩辕拦住了。“别急,”轩辕指着圃地边缘的排水沟,“先把沟理好。昨天刚下过雨,虽然土是湿的,但也得防着接下来的连阴雨。每种药材的习性不同,有的怕旱,有的怕涝,这些细节都得想到。”

他亲自拿起木铲,示范着如何把排水沟挖得又直又深,沟底略向外侧倾斜,确保水能顺畅排出。“你们看,这沟要比圃地低半尺,下雨时水就会顺着坡流到外面的水渠里,不会淹了药材。”

弟子们立刻跟着行动起来,有的用铲,有的用手,七手八脚地整理排水沟。阿草力气小,挖不动硬土,石夯就主动帮她挖了一段,两人相视一笑,原本拘谨的气氛缓和了不少。轩辕看着这一幕,嘴角露出一丝笑意——学医不仅要懂技术,更要懂协作,这些孩子能互助,是好兆头。

太阳升高了些,薄雾散去,阳光洒在药圃上,泥土的气息混合着草木的清香扑面而来。轩辕让弟子们分成六组,每组负责一块地,按他教的方法播种一种药材。他则在各块地间来回走动,时不时停下指点。

“阿木,你这参籽撒得太密了,”轩辕走到负责沃土区的阿木身边,指着他刚播下的种子,“参苗长大后需要空间,太密了会争养分,长得又细又弱。得像这样,每粒种子间隔一指宽,行距要两拳宽,这样既能保证产量,又能通风。”

阿木脸一红,连忙用小木棍把密的地方拨开一些。他是之前在神农部落跟着轩辕学过草药的弟子,这次被选入医庐,本想表现得好些,没想到还是出了错,不由得有些懊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