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找到病源,水中毒虫
晨曦微露时,轩辕已蹲在疫区边缘的溪流旁整整两个时辰了。露水打湿了他的麻布衣衫,寒气顺着裤脚往上钻,可他浑然不觉,目光死死盯着手中那根削得极细的树枝——树枝末端缠着一小缕从溪边捞起的水草,草叶间,几条细如丝线的白色虫子正扭曲着蠕动,阳光透过晨雾照在它们身上,竟泛出几分诡异的银光。
“就是这东西。”轩辕低声自语,指尖微微发颤。他想起昨日在疫区的所见:那些病情最重的族人,呕吐物里混着血丝,排泄物更是带着腥臭,不少人说腹痛如刀割,仿佛有活物在肚子里乱钻。当时他便怀疑水源有问题,可连续检查了三处取水点,肉眼看去都是清澈见底,与部落平日饮用的泉水并无二致。
“难道是我想错了?”他曾一度动摇。毕竟在有熊国时,他辨识水源靠的是观察颜色、闻气味,或是让鸟兽先尝,可这溪流的水,连岸边饮水的野鹿都安然无恙。直到昨夜,一个濒死的老妪拉着他的手,气若游丝地说:“水里……好像有东西在动……像小虫子……”
这句话让轩辕彻夜难眠。天不亮他就带着石碗和树枝来到溪边,屏气凝神地在水草下、石缝中打捞。起初捞到的只有泥沙和小鱼苗,他耐着性子一点点排查,直到晨光渐亮,才在一簇深绿色的水藻里发现了这些几乎与水融为一体的白色小虫。
“轩辕,你蹲在这儿做什么?”身后传来岐伯的声音。老人背着药篓,筐里装着刚采的草药,见轩辕对着几根水草出神,便走上前查看。
轩辕连忙将树枝递过去:“先生您看,这水里有虫子!”
岐伯眯起眼睛,接过树枝仔细端详片刻,又用指尖蘸了点溪水,放在鼻尖轻嗅,眉头渐渐皱起:“这是‘水蛊’。”
“水蛊?”轩辕从未听过这个名字。
“是藏在水中的毒虫,”岐伯指着那些小虫解释,“它们极小,肉眼难辨,混在水里看不出来,一旦被人喝下,就会在肠子里扎根,吸食气血,繁衍后代。你看它们的形状,像不像缩小的蛇?”
轩辕凑近一看,果然,那些小虫虽然细如丝线,躯体却有明显的环节,扭动起来的姿态竟真与蛇类有几分相似。他忽然想起部落里那些腹痛的族人,不由得打了个寒噤:“那野鹿喝了这水为何没事?”
“万物相生相克,”岐伯道,“鹿的肠胃能分泌克制水蛊的汁液,可人体却不能。而且这水蛊怕热,若是将水烧开,它们便活不成了。”
这句话如同一道闪电劈开迷雾。轩辕猛地站起身:“难怪!部落里的人都是直接喝生水,或是用冷水调食物,而野鹿喝水时,会先用蹄子把水搅浑,让阳光晒一会儿再喝……”他越想越觉得合理,转身就要往疫区跑,“我这就告诉大家,不能再喝这生水了!”
“等等。”岐伯叫住他,从药篓里拿出几块黑色的矿石,“这是‘皂石’,你让族人把它敲碎,扔进盛水的陶罐里,能让水蛊浮出水面。另外,光不喝生水还不够,已经喝下虫的人,得用草药驱虫。”
轩辕接过皂石,入手沉甸甸的,表面光滑,带着淡淡的土腥味。他想起昨夜熬药时,岐伯曾往药罐里加过类似的石块,当时他还问过用途,老人只说“能让药性更匀”,如今才知还有这层妙用。
“那该用什么草药驱虫?”他急切地问。
岐伯指着药篓里一种开着小白花的植物:“这是‘贯众’,性烈,能杀蛊虫。还有‘槟榔’的果实,也能麻痹虫体,让它们随粪便排出。不过这两味药都有苦味,且用量要准,少了无效,多了会伤脾胃。”
轩辕一一记下,又问:“那水源该如何处理?总不能让所有人都一直不喝这溪水吧?”
岐伯沉吟道:“水蛊多藏在死水或流速慢的地方,这溪流上游水流湍急,应当干净。你可以让人去上游取水,并且一定要煮沸后才能饮用。另外,用草药过滤也能除虫——我教你一个法子,取‘艾蒿’和‘菖蒲’晒干,烧成灰,按比例混入水中,搅拌后静置半个时辰,水蛊会被灰汁杀死,沉到水底。”
轩辕听得心明眼亮,当下不再耽搁,提着石碗和皂石快步往疫区中心走去。此时的部落里,气氛压抑得如同乌云盖顶。不少人家门口挂着白幡,几个负责掩埋死者的族人面无表情地抬着担架,担架上的尸体用草席裹着,只露出一双枯瘦的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