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古人的智慧 > 第95章 炼制丹药,火候难控

第95章 炼制丹药,火候难控(1 / 2)

第95章:炼制丹药,火候难控

晨曦刚漫过终南山的山脊,药庐前的空地上已飘起淡淡的药香。岐伯蹲在土灶旁,手里转动着一根打磨光滑的木柴,灶膛里的火苗忽明忽暗,映得他眼角的皱纹像山涧的溪流般起伏。轩辕站在一旁,手里捧着几片晒干的“凝露草”,指尖还残留着昨夜捣药时染上的草绿色汁液。

“炼丹之术,非一日之功。”岐伯将木柴轻轻搭在火上,火星噼啪溅起,“你昨日炼的‘清瘟丹’,焦得能当火种,可知问题在哪?”

轩辕耳根一热,低头看着脚边那堆黑乎乎的药渣——那是他昨日忙活了三个时辰的成果。原本该是浅褐色、带着草木清香的丹药,最后却成了硬邦邦的炭块,敲开一块,里面还泛着未烧透的白芯。“弟子……弟子总觉得火候到了,可一揭盖就焦了。”

岐伯笑了笑,从药篓里取出几味药材:暗红的“血藤根”、泛着白霜的“云芝”、还有一小撮金黄的“阳坡花”粉末。“你看这几味药,血藤性烈,需文火慢焙;云芝质韧,得武火逼出湿气;阳坡花最是娇气,火候过一分就失了药性。”他将药材按比例放进一个陶制的炼丹釜里,“就像部落里烤肉,瘦的得快烤,肥的要慢煨,混在一起烤,就得盯着火候变。”

轩辕蹲下身,看着岐伯用黏土将釜口密封,只留一个小指粗的透气孔。釜底的三足架在火上,火苗舔着陶釜,发出细微的“滋滋”声。“师父,这透气孔有什么用?”

“丹药在釜里,会生出水汽和浊气。”岐伯指着透气孔,“这孔就像人的鼻子,该呼的时候得呼,该吸的时候得吸。你昨日把釜口封得太死,浊气排不出,可不就闷成炭了?”他往灶里添了几根细柴,火苗顿时矮了半截,“先文火,让药材‘醒’过来。”

轩辕盯着透气孔,看一缕淡白色的水汽慢悠悠地飘出来,带着血藤根特有的微苦气息。他忽然想起在部落时,母亲附宝熬药总说“药气要像炊烟那样,慢慢飘才管用”,那时只当是老人的讲究,此刻才明白其中的道理。

半个时辰后,透气孔里飘出的水汽变成了浅灰色,气味也从苦涩转为醇厚。岐伯往灶里加了些粗柴,火苗猛地窜高,陶釜壁渐渐泛起一层油光。“现在换武火,逼出云芝里的‘芝精’。”他示意轩辕凑近,“你听釜里的声音。”

轩辕把耳朵贴在陶釜边,隐约听到里面传来“沙沙”的轻响,像是干燥的树叶在摩擦。“这是药材在‘缩’,水分走了,药性才会凝在里面。”岐伯解释道,“就像晒谷,先得让太阳把水汽晒走,谷粒才瓷实。”

又过了一个时辰,阳坡花的甜香从透气孔里钻出来,带着一丝温热的暖意。轩辕正想添柴,却被岐伯按住了手。“停,换温火。”岐伯往灶里加了些半燃的木炭,火苗变得忽明忽暗,“阳坡花要‘养’,就像照顾刚出生的幼崽,不能冻着也不能捂着。”

轩辕的心提到了嗓子眼,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陶釜。他想起昨日就是这一步出了错——闻到花香就以为成了,猛地加了把火,结果眨眼间就飘出焦糊味。“师父,这温火要烧多久?”

“看透气孔的烟。”岐伯指着那缕渐渐变淡的青烟,“等烟变成浅黄,像晨雾那样淡,就成了。”他递给轩辕一把小扇子,“你试试控火,扇的时候轻些,别让火苗忽大忽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