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让她知道这个消息,黄妃必定痛苦不堪,不如让她再享受片刻的安宁。
殷寿暂时压下这个话题,
转而询问众女近日的生活,与她们闲聊起来。
过了一会儿,
比干放下手头事务,匆匆赶到王宫。
大王召见,他不敢怠慢。
很快,在宫人的引导下,他来到殷寿面前。
“比干拜见大王!”
“不知大王召见微臣有何吩咐?”
比干心中也感到疑惑。
大王神情似乎有要事相商,却为何将姜王后和众妃嫔一同召来?
难道接下来要说的事与她们有关?
“王叔不必多礼!”
殷寿先让人为比干安排座位,待其坐下后才说道:
“我急召王叔前来,是有两件事要与王叔商议。”
“第一件事,听说太师已经平定北海叛乱,不久便要凯旋归来。”
比干听后眼中顿时露出光彩。
虽然内心欣喜,但他没有打断殷寿的话,只是目光专注地望着对方。
既然第一件事是好消息,那接下来的事情岂不是更值得期待?
正想着,却听见殷寿语气突然变得沉重:
“第二件事……我刚收到密报,武成王黄飞虎被俘后不肯投降周朝,已自尽殉国……”
比干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惊呼道:
“什么?”
另一边,黄妃听到消息,身体一晃,几乎跌倒。
这突如其来的噩耗令她震惊不已,一时难以承受。
幸好邓婵玉眼疾手快,立刻上前搀扶她。
“飞燕姐姐……”
邓婵玉轻声唤她。
众妃嫔立即围上来,关心地查看黄妃的状态。
殷寿见状叹了口气。
这样的场面他早已预料到。
这时敖漓缓步上前,从怀中取出一颗散发清光的宝珠,与邓婵玉交换眼神后,轻轻将宝珠放入黄妃口中。
只见宝珠顺喉而下,顿时清凉之气遍布全身,黄妃感觉精神一振,力气渐渐恢复。
她眼中含泪,却强忍悲伤。
黄妃挣扎着从邓婵玉怀里站起,红着眼睛对殷寿问道:
“大王……
“可知臣妾兄长就义的详细经过?”
殷寿注视着黄妃,轻叹一声,
将黄飞虎殉国的过程娓娓道来。
黄妃听完,脸色更加凄苦,忍不住发出一声悲鸣。
“黄家竟出了这样的败类!”
黄妃心中顿时不安,武成王的死竟然还有这样隐秘的缘由,黄天化的出现,简直让武成王府陷入绝境!
好在,殷寿随即说出了安排。
“我已经派人以黄妃的名义,召武成王一家进宫……等把噩耗告诉他们后,你们要好好安抚。”
“我已决定,从武成王其他三个儿子中挑选一人继承爵位。”
“……”
这句话一出,不仅黄妃,就连比干和众妃嫔都称赞大王仁慈。
片刻之后,黄飞虎的妻子贾氏带着留在府中的两个儿子黄天禄、黄天爵走进大殿。
刚一进门,就察觉到气氛凝重,连忙向殷寿行礼。
贾氏心中疑惑:
“传话的宫人不是说,妹妹请我们来叙话吗?”
“为何大王和王叔都在这里……气氛怎么这么沉重?”
她扫了一眼,看到黄妃满脸悲痛。
贾氏等人更加惶恐了。
黄飞虎这次出征,只带了幼子黄天祥同行。
因为父亲黄滚镇守界牌关,不在朝歌,武成王府里总得有人留守,处理府中事务。
殷寿登基为帝幸以来,第一次见到贾氏。
确实是个容貌秀丽的女子!
但此刻殷寿心里毫无杂念,命他们起身后,便对比干说道:
“王叔,你去告诉黄夫人吧……”
他实在不想再重复一次,再次面对黄飞虎亲人的悲痛。
比干无奈地看了殷寿一眼。
大王!
你不肯面对贾氏,难道老臣愿意吗?
可比干还是叹了口气,起身走到贾氏面前,微微施礼。
——如果不是我派黄飞虎去讨伐西岐,又怎会酿成这样的悲剧?
随后,比干将黄飞虎战死的消息告诉了贾氏。
贾氏听后,也像黄妃一样,若不是旁边黄天禄、黄天爵搀扶,几乎要倒在地上!
两个少年脸上满是悲伤,眼神茫然。
“王叔的意思是……”
“逼死父亲的,竟然是我们的兄长?”
黄天化被清虚道德真君带走时,才三岁,那时他们三兄弟还没出生!
对于黄天化,他们完全陌生。
黄天禄既愤怒又困惑地问:“既是父亲的儿子,为何做出这种违背人伦的事?”
稍稍平复情绪的贾氏挣扎着站起,先向殷寿行礼:“多谢大王宽厚,没有追究武成王府的过错。
妾身还有一事想问……我那天祥孩儿,现在还好吗?”
说实话,黄天爵等人和长兄黄天化之间并没有什么感情。
从小分离长大,仅凭血缘怎能生出亲情?更何况黄天化这一手不仅害死了黄飞虎,还让武成王府陷入危机。
虽然殷寿对他们很宽厚,但他们心里仍然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