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吉利?
他抬起眼,目光如刀锋般刮过程景明,最终落在莫罗身上:\"这些条件,是谁提的?\"
程景明额头沁出细汗:\"回皇上,是莫侍卫与那使者......\"
\"是奴才僭越了。\"莫罗突然叩首,\"那使者提及英吉利商船常在锡兰海域出没,奴才便顺势加了这个条件。\"
殿内静得可怕。程景明伏在地上,连呼吸都放轻了。
良久,乾隆轻笑一声:\"莫罗,你可知英吉利距我大清有多远?\"
\"约莫......\"莫罗佯装思索,\"乘船需行半年。\"
\"啪!\"乾隆突然合上奏折,\"你一个侍卫,不但通晓番文,还知道万里之外的夷情?\"
莫罗后背瞬间被冷汗浸透。他急中生智:\"奴才在浙江时,曾听英吉利传教士......\"
\"不必再说了。\"乾隆打断他,却转向程景明,\"礼部酌情去办吧。\"
夕阳西沉,紫禁城的琉璃瓦上镀了一层血色。莫罗站在养心殿外的汉白玉月台上,影子被拉得细长,像是随时会被暮色吞噬。
——太冒失了。
他盯着宫墙上盘旋的乌鸦,心中暗悔。今日在殿上,他只顾着展露自己的才能,想着好好表现一番让乾隆另眼相看,却忘了龙椅上那位主子最是多疑。
一个被关在柴房长大的庶子,一个去年还在因天地会被朝廷粘杆处追查的逆贼,一个在宁波军营里摸爬滚打的低级军官,怎么会懂锡兰文字?又怎么会知道英吉利商船的动向?
莫罗的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的佩刀,刀柄上缠着的青绸已被汗水浸透。他想起乾隆那双深不见底的眼睛——当他说出\"英吉利\"三个字时,皇帝的目光就像刀子般剜了过来。
\"浙江的传教士?\"这种借口骗骗程景明还行,可那是乾隆啊!这位十全老人南巡过江南,接见过西洋画师,收藏过英吉利进贡的自鸣钟,甚至还和英吉利的某位女王有过书信往来......他怎么可能相信一个侍卫能\"偶然\"从传教士那里学到这么多?
晚风掠过宫墙,带着初夏的燥热。莫罗的太阳穴突突直跳,突然想起史书上记载的一桩旧事——乾隆二十四年,有个翰林因为通晓俄罗斯文字被怀疑私通外敌,最后发配宁古塔,自己实在是大意了,全然忘记了这个时代对思想的管控有多么的严苛......
\"莫侍卫。\"身后传来换班侍卫的声音,\"该换岗了。\"
莫罗猛地回神,这才发现自己的中衣已经湿透,黏在后背上冰凉一片。他僵硬地点头,迈步时才发现双腿竟有些发软。
——得赶紧补救。
走出宫门的路上,莫罗已经在脑中罗列对策:
1. 过两日休沐时\"偶遇\"和珅,自己该怎么和他接触,既能让皇上不起疑心又能达到接触和珅的目的。
2. 找机会向李公公透露,说自己曾偷看过浙江水师的夷务密档
3. 下次皇帝问起时装作对地理一知半解,故意说错英吉利的位置
转过一道影壁,莫罗突然撞见两个小太监在墙角嘀咕。断断续续的话语飘进耳朵:
\"......程大人家的小姐......脸上......\"
\"......瓜尔佳公子当场摔了......\"
莫罗听到太监的对话,脚步一顿,随即加快步伐离开。程大人家的小姐?瓜尔佳公子?程大人说的婚事?莫非他女儿是和工甲?但是此时他无心去想这些,由于自己的冒失,皇帝想必对自己有了怀疑,说不好再把天地会那档子事拿出来旧事重提那自己多半就要凉了。
怎么在皇帝起杀心前,把自己从\"可疑分子\"变成\"有用棋子\"。
暮鼓声响起时,莫罗站在月华门外,望着最后一缕夕阳被宫墙吞没。他突然想起穿越前看过的一段史料:乾隆三十八年,正是和珅即将要被乾隆重用的年头,或许利用好和珅,能解自己的燃眉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