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水泥的帮助,修整堤坝的进度大大加快,效率提高了数倍不止。原本看似难以控制的洪水,在新的、坚固的堤坝面前,渐渐失去了往日的凶猛。胤禛坐镇指挥,日夜不休,一面调度物资,一面监督工程,同时也没忘了暗中收集那些江南贪官污吏的证据。
血滴子早已将一份份详实的证据呈到他的案头。看着那些触目惊心的贪墨数字,看着那些官员如何在国难当头之际,依旧中饱私囊,草菅人命,胤禛眼神冰冷。这些个狗官,蛀蚀国家根基,贪赃枉法,全都该死!他将证据仔细收好,只待回京,一并呈给皇阿玛。
随着最后一段决口被水泥堤坝牢牢堵住,泛滥的洪水终于被驯服,江南水患渐渐平息。
就在江南水患彻底结束的那一刻,远在京城王府内的淑和,正被吕盈风抱在怀里晒太阳。突然,她感觉自己的神魂像是被一股清凉甘甜的泉水浸泡、洗涤,原本有些混沌懵懂的意识,瞬间变得无比清明透彻,整个世界在她的感知中都鲜活了许多。
这是怎么回事?淑和有些茫然,她尝试着像以前那样“查看”自身,却发现依旧做不到,但这种神魂清明的感觉,让她舒服极了,似乎并没有什么坏处。
她在心里默默呼唤系统:“系统,系统,我这是怎么了?”
冰冷的机械音在脑海中响起:“宿主不必惊慌。此乃功德加持之效。胤禛使用宿主提供的水泥方子,成功治理江南水患,修整堤坝,救万民于水火,此举获得了大量功德。功德回馈,惠及源头,使宿主神魂得到洗涤,神识清明,此仅为附带之益处。”
原来是功德……淑和似懂非懂。虽然不知道具体有什么用,但感觉很厉害的样子。
胤禛班师回京,献上治水方略、江南贪官罪证。康熙龙颜大悦,在朝堂上毫不吝啬地夸赞:“老四此次江南之行,办得极好!不仅迅速平定了水患,还带回了水泥这等利国利民之物,更揪出了一批蠹虫!是个真正干实事的好儿子!”
一时间,朝野上下,对这位素来低调的雍亲王刮目相看。
得了夸奖,胤禛脸上并无多少得意之色,只是谦逊地躬身谢恩。待到私下觐见时,他顺势提起了另一件事:“皇阿玛,儿臣离京前在京郊庄子上试种了一些番薯,如今想来已该成熟了。儿臣前些日子新得了个厨子,颇擅长烹饪此物,能做出许多新奇花样。不知皇阿玛可有兴致,移驾儿臣的庄子,去尝个新鲜?”
康熙刚得了水泥这等好东西,又解决了江南水患这块心病,心情正好。听胤禛这么一说,顿时来了兴趣:“哦?番薯?朕记得你说过此物产量颇高。如今竟还能做出许多花样?好!朕就随你去看看,也尝尝你那新厨子的手艺!”
“嗻!儿臣即刻去安排。”胤禛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