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力场强度超出预期,”苏玥盯着传感器读数,“常规动力无法稳定轨道。”
凌烨闭上眼睛,运用共鸣能力感知周围的时空曲率:“有一个相对稳定的轨道,但需要精确的微操。让我来驾驶。”
他接手飞船控制,凭借对时空波动的敏锐感知,找到了一条引力平衡的路径。飞船如同冲浪者,在黑洞强大的引力场中寻找着那道微妙的平衡线。
与此同时,托维克小队的中子星探索遇到了更大挑战。那颗编号为“炼狱熔炉”的中子星表面温度超过百万度,引力场是地球的百亿倍,同时以每秒数百圈的速度疯狂旋转。
“防护罩能量消耗太快!”托维克在通讯中吼道,声音因紧张而嘶哑,“就像把冰块放在烙铁上!”
莉瑞娅的声音却异常冷静:“调整防护罩频率,匹配中子星的旋转节奏!它在发射规律的脉冲,找到那个节奏!”
团队协作下,他们发现通过匹配中子星的脉冲频率,可以大幅降低能量消耗。就像与猛兽同步呼吸,反而获得了安全。
玄戈将军那边则面临不同挑战。“银心哨兵”脉冲星的辐射风暴足以在瞬间摧毁任何已知防护。帝国舰队采取了一种大胆的策略:利用脉冲星本身的辐射脉冲之间的短暂间隔,进行“跳跃式”接近。
“就像在雷暴中寻找闪电之间的安全时刻,”玄戈在通讯中描述,声音中带着难得的兴奋,“需要绝对的精确和勇气。”
各个小队都面临着生死考验,但同时也都有惊人发现。在每个极端环境中,他们都发现了古代守护者留下的痕迹和设施,证明这些地方并非纯粹的自然奇观,而是被精心改造过的测试场。
“这里有一个平台!”凌烨在黑洞边缘发现了一个异常结构,“似乎是为接待访客而设计的。”
苏玥分析后惊叹:“利用黑洞本身的引力场作为能量源!多么巧妙的设计!”
类似的发现在各个地点陆续出现。中子星附近发现了利用极端引力进行能量聚焦的设施;脉冲星区域发现了将致命辐射转化为可用能源的装置;就连看似混沌的量子泡沫区域,也发现了稳定时空结构的人工迹象。
“守护者不仅是在测试我们,”凌烨在跨队通讯中总结,“他们是在向我们展示可能性。展示文明如何与极端环境共存而非对抗。”
这个认识改变了各队的策略。从最初的“征服”转变为“理解与合作”,效率反而大大提高。
然而,就在各队陆续接近钥匙组件时,新的问题出现了。
“组件被某种机制保护着,”苏玥发现第一个钥匙组件时报告,“需要解决一个...谜题?”
每个钥匙组件都被放置在一个复杂的装置中心,需要解决与所在环境相关的科学难题才能获取。黑洞处的谜题涉及时空相对论;中子星处的需要理解极端引力下的物质行为;脉冲星处的考验辐射能量转换的知识。
“这不仅是能力测试,”玄戈将军在解决脉冲星处的谜题后感叹,“这是在确保只有真正理解这些环境奥秘的文明才能获得钥匙。”
更令人惊讶的是,在解决谜题的过程中,各队都获得了珍贵的技术知识和科学洞察,远比钥匙本身更有价值。
“守护者不是在隐藏钥匙,”凌烨恍然大悟,“他们是在通过这种方式传递知识!确保只有在准备好时,文明才能获得这种力量。”
经过数小时(外部时间已过去数天)的艰苦努力,各队陆续成功获取了钥匙组件。但就在胜利在望时,警报再次响起。
“检测到异常空间波动!”“深蓝之星”的传感器官惊呼,“与司徒隐的能量特征一致!他正在向各个地点靠近!”
凌烨立即下令:“所有小队,立即返回!不要与对方接触!”
但警告来得太晚。在量子泡沫区域探索的小队首先遭遇异常能量体。那不是司徒隐本人,而是一种由纯粹能量构成的“投影”,散发着与熵熄相同的衰败气息。
“加入...合一...”能量体发出扭曲的声音,试图影响小队成员的心智。
幸运的是,有了之前应对熵熄影响的经验,小队成员及时启动心理防护装置,抵御了这种影响。
“他也在寻找钥匙!”苏玥震惊地分析数据,“熵熄似乎希望通过司徒隐获得钥匙组件,可能是为了阻止我们激活阵列,或者更糟——扭曲阵列的目的。”
凌烨面色凝重:“我们必须加快速度。所有小队,立即返回集合点。我们将在一个绝对安全的地方组装钥匙。”
各队纷纷返航,带着珍贵的钥匙组件和更加宝贵的知识。但每个人都明白,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钥匙组件需要被正确组装和激活,而司徒隐——或者说控制他的那股力量——绝不会坐视不管。
在返航途中,凌烨凝视着窗外扭曲的星空,忽然问苏玥:“你认为守护者预见到这种情况了吗?熵熄通过宿主主动阻止阵列激活?”
苏玥沉思片刻:“我相信他们预见到了所有可能性。关键在于...”她看向凌烨,“星辰之种的选择。你不是偶然成为这个角色的,凌烨。守护者的信息表明,星辰之种的出现是宇宙的应对机制。你,可能还有其他尚未被发现的星辰之种,才是最终能否成功的关键。”
凌烨沉默良久,最终轻声说:“那么我希望自己不负这个期待。”
飞船驶向集合点,那里将决定文明的未来。钥匙已近在咫尺,但最困难的部分尚未到来。
在浩瀚银河中,一场与熵熄赛跑的旅程进入了最后阶段。而凌烨不知道的是,在某个未被探索的星域,另一个星辰之种刚刚觉醒,感受到了宇宙的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