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一件来。”凌烨的声音响起,压过了现场的嘈杂,虽然沙哑,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力,“首先,成立最高重建委员会,我任主席,苏玥博士、巴图指挥官,以及各位部门负责人加入。所有重大决策,由委员会商议表决。”
他目光扫过众人:“物资管制即刻启动,苏博士,请你牵头,组织技术团队,务必在最短时间内建立一套透明的配给系统,优先保障最基本生存需求。巴图,整编武装力量,抽调精锐,联合各地抵抗组织,成立联合清剿部队,重点打击那些危害民生的匪帮和安全局死硬分子,对于一般胁从者,可考虑分化瓦解。”
“审判问题,”凌烨语气沉重,“必须进行,但需公正。成立特别法庭,邀请星盟旧有司法体系中声誉良好者、知名学者、以及民众代表共同参与,依据星盟原有法律为基础,结合战时特殊情况审定。原则是:首恶必办,胁从有别,功过可相抵。绝不可扩大化,变成新的清算运动。”
“至于政治定位,”凌烨顿了顿,目光变得深远,“‘黎明阵线’不会成为新的独裁者。我们的目标是协助星盟各地恢复秩序,重建民主代议制度。立刻筹备召开各星球代表大会,商讨组建临时联合政府事宜。所有政治力量,只要放弃暴力、接受民主原则,均可参与。但我们必须在其中确保重建路线不被扭曲。”
他的指令清晰、有条理,虽然青涩,却抓住了核心矛盾,并展现出了超乎年龄的政治智慧与包容性。官员们面面相觑,似乎没想到这位年轻的战场英雄能如此快地进入角色,并提出颇具可行性的方案。
苏玥补充道:“我会立刻搭建数学模型,对物资分配、人口流动、经济恢复进行模拟预测,为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同时,技术团队会优先修复关键通讯和交通枢纽,这是重建的血脉。”
巴图也拍着胸脯:“清剿的事包在我身上!保证把那些渣滓扫干净!”
会议从白日持续到深夜。凌烨和苏玥如同高速运转的处理器,消化着海量信息,做出一个个艰难的决定。他们需要平衡各方利益,安抚不同诉求,在资源极度匮乏的情况下做出优先级的取舍。每一个签名,都可能影响千万人的生活。
当会议终于暂告段落,众人离去后,凌烨瘫坐在椅子上,揉着发胀的太阳穴。苏玥默默递给他一杯温水。
“比打一仗还累。”凌烨苦笑道。
“而且更难。”苏玥轻声道,“战场上,敌人是明确的。这里…没有绝对的敌人,只有无穷的难题和妥协。”
她看着凌烨疲惫却依旧专注的侧脸,低声道:“你做得很好。”
凌烨握住她的手:“因为有你在。没有你的数据和分析,我就像瞎子一样。”他叹了口气,“我现在才明白,破坏旧世界或许需要勇气,但建设新世界,需要的是智慧、耐心,还有…忍受污浊却不改其志的坚韧。”
窗外,新希望星的夜空渐渐亮起,那是城市在恢复供电。虽然依旧微弱,却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开端。
凌烨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那点点星光。
他知道,英雄的光环正在褪去,政治家的荆棘之路才刚刚在脚下展开。他不再只是一个为生存而战的少年,也不再只是一个对抗强权的战士,他必须成为一个背负着无数人期望的引领者和建设者。
前路漫漫,但他别无选择,亦不会退缩。